上海2025年10月23日 美通社 -- 10月21日,《川菜复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团体标准在成都博物馆举行的豪吉川味科学大会上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四川省调味品协会发起,四川旅游学院执笔,豪吉作为唯一企业领衔制定。作为中国首个系统界定川菜味型的团体标准,它标志着川味从“技艺传承”迈入“标准时代”。

川菜24味型获得科学身份证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拥有麻辣、鱼香、怪味等24种经典味型。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味型缺乏统一界定,制约了川菜的标准化与全球化发展。“川菜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复合味型长期停留在师徒口传、经验感悟的层面,缺乏科学量化与统一共识。”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想坦言。“这种模糊性严重制约了川菜的工业化、国际化以及人才培养的规范。这也是四川旅游学院与四川省调味品协会,豪吉牵头本次团标工作的起因之一。”

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想
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想

2022年,豪吉联合四川大学与雀巢德国辛根食品研究中心提出“味型金字塔”理论,将味道解构为底味、风味、香味三个层次,为理解川菜调味提供了科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次大会发布的《川菜复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团体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川菜24味型每一味型的配料基准、风味特征与呈味逻辑,系统建立起川菜的“科学身份证”。

团体标准的发布为川菜标准化和全球化提供了“通用语言”。首次来蓉的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Kais Marzouki对川菜感情深厚,坦言自己非常喜爱川菜与火锅,也很能吃辣。他强调:“豪吉是雀巢旗下‘地道川调‘的代表品牌。未来,雀巢将持续加大对川调领域的投入,强化对豪吉的品牌支持,共同推动川菜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
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

《川菜复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团体标准制定组负责人、四川旅游学院教授邓晓青则在大会上强调,“标准是对抗内卷、矫正失真、传承技艺的基础与标尺,能让川味跨越山海,全球共享。

川菜调味的底层逻辑

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白燕指出,”2022年豪吉首次提出“味型金字塔”理论,为川味研究构建了系统框架,也推动了全行业对风味科学的深入探索。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见证了豪吉等一批川调企业从区域走向全国、成长为行业标杆的历程。期待涌现更多品牌持续深耕川味赛道,以扎实的研究推动风味创新,以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共同推进川调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白燕
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白燕

豪吉研发负责人刘学文也表示:”从味型金字塔理论到24味型标准,豪吉构建了一套川菜的‘标准体系’。这不仅让从业者能够掌握地道川味表达,也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风味创新提供了坚实框架。“

文化展览呈现味型科学化进程

大会同期,豪吉再度携手成都博物馆推出”大繁至简•循味地道川菜24味型文化展“。展览通过5个篇章,引导公众体验川味科学从统一理论迈向细分标准的深化过程。

从”苏东坡“IP引领的寻味之旅,到沉浸值拉满的24种味型深度解析,观众逐步构建完整的川菜味型认知。互动区域,观众可在屏幕上观察”味型金字塔“结构变化,直观理解标准带来的精确控制。团标艺术装置区则将24种味型的标准文献转化为视觉艺术装置,展现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的科学内涵。宇树机器人通过人机互动,将复杂味型理论转化为通俗语言,实现个性化观展。

展览最后系统梳理了豪吉38年的发展历程,从西南地区第一袋鸡精的诞生,到创新川式调味品的持续推出,再到连续四届川味科学大会的推进,展现出豪吉作为”地道川调专家“对川味科学发展的持续推动。

团体标准重构川味生态

《川菜复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团体标准的发布,在调味品、食品和餐饮行业引发广泛共鸣。

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会长赵毅表示,标准让世界读懂川菜,《川菜24味型团体标准》有助于川调实现”产业有实力、文化有魅力“的发展目标。

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会长赵毅
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会长赵毅

川菜元老级烹饪大师彭子渝认为,标准为厨师和餐厅提供了坚实的创新基础,有助于守护川菜的本真之味,让传承更高效,让品质更稳定。四川省旅游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飞哥,米其林餐厅玉芝兰主理人兰桂均,新一代川菜掌门人肖见明,原央视制片人、导演孙春阳等嘉宾也一致认为,团体标准建立起川味的”最小公约数“,既保持了川菜本色,又适应多元市场需求,将显著提升川菜文化的全球传播效果。

大会现场还为参与《川菜复合味型 二十四味型》系列团体标准全味型和部分味型起草单位授牌,为川菜二十四味型团体标准起草人代表颁发证书。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从2022年构建统一的科学川味框架,到2025年建立具体的味型执行标准,川味科学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产业实践的关键跨越。这套基于”豪吉味型金字塔“理论构建的川菜24味型标准体系,不仅精准回应了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为川菜的全球推广与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川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更清晰的味型认知,中国餐饮也将迈入一个承袭有序、创新有据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