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8月25日 美通社 -- 8月25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21.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3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9.22万元,业绩扭亏为盈。西格列他钠(双洛平)及西达本胺(爱谱沙)新适应症放量明显,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5.70%、15.14%。

研发方面,西奥罗尼治疗“癌王”胰腺癌的概念验证临床数据优异,6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约80%。AI+整合式技术平台支持下,公司首次公布了一系列全球first-in-class新分子实体,涵盖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高质量减重、纤维化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

大品种加速放量,西格列他钠积极扩产

随着“糖肝共管”证据进一步丰富,西格列他钠逐渐展现慢性病药物厚积薄发的潜力,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25.70%。公司积极扩产以应对市场需求。目前微芯彭州制造基地已开工建设,西格列他钠设计产能12亿片(其中一阶段产能4亿片)。据此计算,规划产能全部达产后,西格列他钠整体产值共将超过40亿元。

西格列他钠作为PPAR全激动剂,直击胰岛素抵抗这一多种慢性病的共同土壤,除安全、有效降糖外,也可带来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多重获益。目前,西格列他钠糖尿病适应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收录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内科学》教科书及多部专家共识。

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医保新适应症的驱动下,上半年西达本胺销售额亦保持15.14%增长。近期,微芯生物公告西达本胺联合现有一线治疗并单药维持治疗DLBCL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DEB研究)完成最终顶线分析。试验组EFS显著优于对照组,达成研究主要终点。西达本胺联合现有一线治疗并单药维持治疗方案是全球首个在III期临床中完全缓解(CR)率显著优于R-CHOP的治疗方案,西达本胺也是医保内一线DLBCL唯一口服新药。

渠道建设方面,2025年上半年微芯生物积极布局新零售业务,加速创新药的商业化,逐步形成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多渠道营销格局;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购药的多渠道、多场景需求。

西奥罗尼挑战癌王胰腺癌,一线治疗八成患者半年疾病无进展

胰腺导管腺癌素有“癌王”之称,全球年死亡病例高达46.7万,位居所有癌症中第6名。目前标准疗法仍是化疗,尚未有广泛的新型药物获批,远端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仅3%。

西奥罗尼是由微芯生物开发的一款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分子,能够选择性抑制 Aurora B、CSF1R 以及 VEGFRPDGFRc-Kit 等多个肿瘤相关蛋白激酶靶点。基于其在美国胰腺癌患者中的初步疗效,微芯生物在中国启动了西奥罗尼联合AG(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阶段性数据显示,该联合治疗的6个月PFS率约80%,较AG方案历史6个月PFS率数据(44%~56.4%)明显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西奥罗尼美国I期剂量爬坡已到最后阶段,微芯生物将积极推动西奥罗尼胰腺癌适应症全球开发及BD工作。

AI加速,微芯生物首次公布系列全球FICBIC管线

微芯生物深度融合了AI辅助设计新技术,形成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的整合式技术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物理建模和高性能计算为公司早期研发项目助力。

在肿瘤领域,西达本胺联合肿瘤免疫治疗结直肠癌III期临床入组顺利,CS23546(小分子PD-L1i)剂量爬坡中,NW001(西达本胺为基础的表观免疫ADC候选药物)首次亮相定期报告,HDAC+IO有望定义“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CS231295(透脑Aurora B选择性抑制剂)完成中国首例患者入组,并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在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领域,公司开发了不影响食欲的CDCS28(非incretin小分子)和CDCS29(GPCR小分子激动剂)。CDCS28临床前显示良好的单药减重、体重维持和肌肉保有潜力,且避免中枢神经隐患。针对纤维化疾病,公司研发的CS1011可同时抑制PDGFR和CSF-1R,在多种纤维化动物模型上显示出优于现有标准治疗药物的药效。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公司开发了全球首个针对相关靶点改善ApoE4体内外有害影响的小分子药物项目CDCS04。临床前显示其对ApoE4细胞神经轴突生长具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7月龄ApoE4 TR小鼠的皮层和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具备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良好的体内安全性。

微芯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博士表示,“创新管线的差异化”和“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策略”是支撑公司长期价值的两大支点。未来,两大核心战略将驱动公司重点布局肿瘤与代谢两大领域,持续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深化管线差异化布局,持续提升全球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