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GM的破局之路:硅基仿生如何突破CGM市场的外资垄断?
全球持续血糖监测(CGM)市场长期呈现“三足鼎立”格局。据西南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雅培、德康、美敦力三大巨头合计占据超80%市场份额,其中雅培以57.6亿美元营收独占半壁江山。
(图源:西南证券:复盘海外龙头发展之路,看CGM全球发展四大趋势)
但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糖尿病患者的国家,CGM渗透率却低得惊人。据统计,2020年,CGM在中国1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渗透率仅6.9%,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渗透率更低至1.1%,妊娠糖尿病人群则仅为0.3%。这一现象背后,主要受限于产品技术壁垒、知晓率、产品性能三大因素。
技术壁垒:CGM生命力的核心要素
CGM系统由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以及算法共同构成,其中核心传感器部分涵盖了葡萄糖限制外膜、酶固定法以及电极设计等一系列复杂工艺,而算法则高度依赖于患者数据的长期积累。长期以来,国内CGM市场一直被雅培、美敦力等外资品牌所垄断。尽管自2021年起,国产品牌开始密集获批进入市场,但在精度、稳定性以及临床认可度等方面,与外资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CGM领域的护城河是由材料、工艺与算法这三层“硬科技”叠加筑就的,三者缺一不可,它们不仅决定了哪些企业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更决定了哪些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并持续发展。
(图源:网络)
第一层壁垒:材料技术。材料技术是CGM产品的核心技术壁垒,原因在于传感电极材料同时关乎信号精度、佩戴寿命和生物安全三大关键指标,且三者相互矛盾,需在微米尺度内一次性攻克。催化材料要同时满足对葡萄糖特异、对干扰物惰性的要求,而导电层既要低阻抗又要抗氧化,传统材料难胜任,工艺窗口极窄。最外层葡萄糖限制膜要控制扩散速率并抑制免疫排异,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材料一旦失效,算法与工艺再先进也无法挽救数据漂移,因此它既是“0→1”的门槛,也是后续迭代无法绕开的天花板。
第二层壁垒:微电极阵列工艺。微电极阵列工艺之所以是CGM的核心壁垒,在于它必须在“毫米级尺寸内实现微米级精度+生物级可靠性”。工艺的成熟度决定了CGM能否在极小面积内同时实现低阻抗、高信噪比和长期稳定性,也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成本,是国产CGM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关键壁垒。
第三层壁垒:算法技术。CGM通过皮下传感器测量组织间液葡萄糖,需依赖复杂算法进行信号降噪、校准与转换,以反映真实血糖水平。该过程面临数据噪声大、个体差异显著和生理延迟等挑战,算法必须保证高精度与高可靠性,为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等提供准确依据。此外,CGM算法涉及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研发门槛高,且依赖稀缺临床数据进行长期优化,不易被复制。
硅基动感:高端医疗器械背后的技术突围战
面对国外巨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垄断,硅基仿生是如何实现突围,甚至在国内实现赶超的呢?关键在于以下几项底层技术和能力的革新构筑的护城河:
一是二代葡萄糖传感电极技术突破:基于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人工视网膜的研发积累,硅基仿生自主搭建了高精度传感器工艺平台,可高效支持从原材料合成到关键工艺开发的全流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发创新。在此基础之上,公司完全自主开发了基于二代传感器原理的技术体系,不仅突破了高通量、高一致性、高稳定性的完整传感器工艺设计,更实现了从电极、酶聚合物到半透膜的所有原材料自主合成,保障了公司CGM产品在具备低成本、大规模可制造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临床监测的准确性(MARD值8.83%)和大规模真实世界应用的一致性,从而为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二是精密制造与量产能力的保障:尽管CGM产品的研发技术是核心关键,但实现规模化量产之后,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同样不容忽视。硅基仿生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厂批次校准技术,引入了医疗器械核心组件的全自动化生产技术,借助全球技术领先的飞秒激光切割系统、精密度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微量液体滴涂技术等,构建了兼容多管线产品生产的设备与制造工艺的柔性产线,成功打造出当前国内CGM领域自动化程度最高、量产规模最大、集约化水平最强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全自动生产平台,使CGM年产量达到1800万套。这一强大的产品供应能力以及稳定的产品性能,为公司的CGM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与世界巨头同台竞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基于深刻的用户洞察,硅基仿生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在佩戴环节,创新采用双弹簧结构敷贴器,机械操作实现导引针自动精准刺入与拔出,极大减轻痛感,提升佩戴成功率与舒适度。在血糖监测上,产品提供全面且多维度的血糖信息,其中 AGP 图谱堪称亮点,它能直观呈现不同时段血糖波动等关键指标,有效助力医生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在院内场景,公司凭借产品打通血糖数据显示、存储、传输全流程,为全院提供系统性血糖管理方案。凭借这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硅基动感CGM脱颖而出,跃居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展望未来,医保政策将不断优化完善,国产替代的浪潮也将持续涌动、深入推进,与此同时,技术迭代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正日益凸显。在此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驱动下,以硅基仿生为代表的国产 CGM 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开拓出更为庞大的增量空间。这场始于“精度”突破的创新征程,最终必将指向一个更加普惠、智能,且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糖尿病管理全新生态,为全球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呈上更具价值与意义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