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眼镜店,或正准备为自己挑选镜片时,是否经常听到一个专业术语——折射率。1.56、1.60、1.67、1.74……这些数字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折射率越大,镜片就越高档、越好吗?

今天,就请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配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验光师郝晶晶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帮您在配镜时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镜片折射率究竟是什么?

镜片折射率,简单说就是镜片对光线的“弯曲能力”。折射率越高,代表镜片能用更薄的厚度,达到同样的矫正度数。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路:普通镜片就像平路,光“走”得直,材料用得就多,镜片自然厚;而高折射率镜片像一条被巧妙设计的弯道,能用更短的距离让光拐同样大的弯(即达到同样的度数),所以材料可以更省,镜片也就做得更薄、更轻、更美观。

高折射率镜片的优势

1. 美观性更佳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对于高度近视的朋友来说,低折射率的镜片边缘会非常厚,不仅侧面看像“酒瓶底”,影响美观,而且镜片沉重,压迫鼻梁和耳朵。选择高折射率镜片,可以有效减少边缘厚度,让眼镜看起来更轻薄、更美观。

2. 佩戴舒适度更高

镜片变薄,重量自然减轻。这对于佩戴者来说,意味着更小的压迫感,长时间佩戴也不易在鼻梁上留下深深的压痕,舒适度显著提升。

3. 框架选择更自由 低折射率镜片不适合搭配大尺寸、无框或半框的镜架,因为厚重的边缘会暴露无遗,既不美观也容易损坏。而高折射率镜片则让你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时尚镜架,无需过多担心镜片过厚的问题。

镜片高折射率的“弊端”

阿贝数(倒色散系数)降低:折射率越高,阿贝数往往越低。阿贝数是衡量镜片成像品质的重要指标,它代表镜片控制色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彩虹边”现象)的能力。阿贝数越高,成像越清晰,色彩还原度越好,视物越真实;阿贝数越低,则越容易在视物边缘出现彩虹状的眩光和色散,尤其在光线强烈或看高反差物体时更为明显。

价格显著攀升:折射率每提升一个档次,其制造工艺和材料成本都会大幅增加,这直接反映在售价上。

硬度和耐磨性可能受影响:虽然随着技术发展,高折射率镜片的表面镀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部分高折射率树脂材料本身的硬度可能略低于低折射率材料。不过,优质的加硬镀膜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因此在选择时,品牌和镀膜工艺同样重要。

到底应该该如何选择?

了解了优缺点后,您一定发现镜片折射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配镜时,应该基于以下核心原则,根据“度数”和“瞳距”来选择。

度数(近视/远视、散光):度数越高,需要的折射率通常也越高。如果本身近视度数并不高,不需要追求高折射率。

瞳距(PD):瞳距较小的人,如果选择了过大尺寸的镜框,镜片的光学中心更靠近鼻梁,边缘部分会更厚,因此要选择合适大小的镜框、更高折射率的镜片来削减边缘厚度。

【小提示】 散光的度数也会影响边缘厚度,如果散光较高(特别是超过200度),在选择折射率时也应适当向上调整一档。

这些细节,比折射率更重要!

郝晶晶主任提醒,折射率只是镜片的一个参数,它远不是决定一副眼镜好坏的唯一标准。配镜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精准的验光是前提:再好的镜片,如果度数和瞳距、瞳高不准,也是徒劳。务必在医院或专业的视光中心进行全面的医学验光。优质的镜架是基础:镜架的稳定性、贴合度、材质舒适度,直接影响佩戴感受和视觉中心位置的稳定。严谨的加工环节是保障:精准的瞳距瞳高测量、合格的镜片倒边、规范的装框,这些加工环节同样至关重要。最后,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镜片功能:现代镜片的很多功能,如防紫外线、防蓝光、耐磨损、易清洁、防眩光等,都依赖于镜片表面的镀膜技术。一款好的功能性镀膜,能极大提升镜片的耐用性和视觉舒适度。

郝晶晶主任介绍,选择镜片的折射率需要“量体裁衣”。高度近视者需要高折射率来“减负瘦身”,而低度数者则不必为此牺牲成像品质并支付额外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