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卡美珠宝新店:用墙完成一场东方美学策展
在当代奢侈品与设计语境中,越来越多的品牌尝试以空间叙事传递品牌理念。CC卡美珠宝的最新门店,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之一。它没有以璀璨陈列取胜,而是以墙为媒,延伸出东方质感的叙事脉络——每一面墙,都被赋予了文化、工艺与精神的语言。珠宝不再是唯一主角,空间本身成为了一件作品。

醒狮之墙:让文化跃然而生
走进门店,大漆醒狮墙上,两只醒狮昂首欢腾,鬃毛飞动。何谓大漆?早在《尚书·禹贡》就有记载:“厥贡漆丝”,可见其珍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度,从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孔子珍藏于壁的漆书竹简,到唐代的金银平脱,再到集历代大成的清代漆器,漆文化传承八千年从未中断,它几乎参与了中国人关于时间与文明的所有想象。
醒狮身上的红金二色,源自唐代“波罗漆”工艺——匠人需上百次叠漆、打磨,去浮取精,才能造就漆层下的色彩交错流动。醒狮的白色鬃毛,则采用天然蛋壳,经数十遍打磨,最终呈现出堪比古玉的温润。

漆画《熙和献瑞》
醒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力量与吉祥的符号。对CC卡美珠宝而言,它更是一种“醒者将进”的精神寓言,亦是诸多珠宝作品的灵感来源。这种以“狮”入墙的表达,使传统符号从动态的表演仪式延伸至静态的展陈空间,成为东方美学与品牌精神之间的视觉共鸣。墙,不再只是空间界面,而是文化的脊梁——挺立而有魂。

CC卡美珠宝·醒狮系列作品
绣与金:柔与烈的平衡之道
与大漆墙相对的,是一面苏绣醒狮墙。自三国时期孙权命人绣《列国图》,至明代“以针作画”的吴门风雅,苏绣始终是东方世界审美与技艺的象征。绣娘以丝线的光泽与针法的节奏,让醒狮的神采在光影中流动,既有柔的细腻,也有劲的骨力。

苏绣《醒狮弄舞》
在东方语境中,金是一种“礼”,亦是一种“敬”。门店中的金箔墙,以传统鎏金技法铺陈。薄如蝉翼的金箔轻覆其上,与光共生——光线游走时,折射出微妙的明暗与层次。金,在此不再是奢华的象征,而是一种温和的存在。它随时间与光影呼吸,传递出含蓄而庄重的仪式感。

手工金箔墙
可居的山水:空间的东方回声
洽谈区以山水为构想,弧线轻缓,木色温润。设计师取“山之定力,水之灵动”,塑造出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山谷。行于其中,犹如步入一段低声的东方叙事:光沿着弧面流动,声音被木面收拢,脚步的停留都有了回音。空间因此具备了一种“呼吸的安静”——它既能安放对话,也能容纳思绪。

山谷洽谈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以山为形、以水为意”的空间手法,正是当代东方美学空间设计的共性语汇。比如「山下有松」在上海淮海中路的门店,以纯实木构成峡谷,层叠曲线如梯田,行走其间,仿佛在山谷中寻松、听风。CC卡美珠宝的空间语言与之形成了某种“远距呼应”——不同品牌在各自领域中,以自然意象承载东方精神的回响。
四面墙,如同四个展览单元,共同构成一场关于东方美学的策展,在这里,工艺不是被展示的对象,而是空间本身;文化不是被引用的符号,而是结构的灵魂。
当下,中国设计正以更内敛的方式回望自身传统。CC卡美珠宝以门店为载体,呈现了一个更沉浸式的、更直白的答案——如何让“东方”不只是灵感来源,而成为日常生活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