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史上,2025年注定将留下深刻的一笔。

近日,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正式面向全球发布全新一代Wasa系列全域分子影像磁共振系统。这不仅意味着一款高端影像设备的问世,更凝聚了东软医疗在磁共振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与持续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磁共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Wasa系列的亮相,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具体成果,也是东软医疗作为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国家队”,践行使命担当的有力证明。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发布,成为一个产业历经长期“技术长征”后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更是中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走稳科技自强之路的生动缩影。

全链自主:筑牢产业安全底座

东软医疗的磁共振发展之路,是一条不断“破局而立”的奋斗征程。面对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挑战,东软医疗始终将自主创新视为生命线,坚定推进全链路自主研发。

“十四五”以来,东软医疗在磁共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从1.5T设备的持续迭代,到3.0T高端磁共振的成功量产与规模化装机,再到如今Wasa全域分子影像磁共振的发布,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磁体、梯度、射频、谱仪等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链自主设计与制造,构建起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没有全链自主,就没有产业安全,”东软医疗磁共振研发负责人徐勤指出,“唯有将关键部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具备应对国际竞争与市场变化的底气。”

一位国内顶级医院的设备科主任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我们常受制于‘卡脖子’风险,如今东软的产品让我们在采购和使用中更加从容。”

从“看清解剖”到“读懂生命”:Wasa的临床价值跃迁

Wasa系列代表了磁共振技术从形态学成像向分子水平功能评估的重大跨越,开启了“全域分子影像”新纪元。

该系统深度融合先进硬件与智能算法,实现了从微观分子活动到宏观解剖结构的多维度、一站式精准评估。在弥散、灌注、频谱及定量成像等方面表现卓越,为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前沿科研提供了全新工具。

一位参与临床测试的放射科专家评价道:“Wasa已超越简单的国产替代,它在微观结构分析和定量成像方面的能力,正在引领临床应用新方向。”

这一突破得益于东软医疗长期坚持的“医工结合”模式。研发团队与全国数十家顶尖医院紧密协作,将临床需求直接转化为技术语言,推动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患者。东软医疗磁共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英飒点明了Wasa的核心理念——直击行业临床与科研的痛点,驱动技术为精准医学服务。

“国家队”使命:超越企业自身的产业担当

作为中国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国家队”,东软医疗的每一步突破都承载着超越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

从技术自主到产业链升级,再到降低高端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东软医疗的成长轨迹清晰诠释了“国家队”的三重责任:保障产业安全、推动技术进步、服务民生健康。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跟随,”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表示,“而是要通过持续自主创新,牵引整个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一引领效应已在实际中显现。近年来,国内医疗装备领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一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升级路径日益清晰。

未来布局: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

站在新起点上,东软医疗的视野已超越单一产品范畴。

公司正积极构建覆盖“设备+软件+服务”的全生态解决方案,推动高端技术下沉基层,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通过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东软医疗致力于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与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研发,培育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位行业观察家指出,“东软医疗的成功,在于打通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为整个高端制造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东软医疗Wasa磁共振的上市,是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演进。在这条充满挑战的攀登之路上,中国创新的脚步正变得更加坚定、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