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活动”在成都正式启航,由此拉开了一系列跨景区、跨区域的低空文旅验证飞行的序幕。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旅游厅、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中共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指导,沃飞长空、川观新闻携手主办,蜀道集团、四川旅投、四川港投、川渝各市州文旅代表等共同参与。

    这场汇聚政企多方力量的“云端之约”,是川渝两地首次以“低空+文旅”为题的跨区域协同试飞活动,将系统性探索“低空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旨在打造全国首个跨省域、成体系的低空文旅应用实践,为川渝乃至全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低空+文旅”融合新范式

    在蓝天与地面之间,低空经济正在崛起。

    10月21日下午,随着指挥台一声令下,沃飞长空运营的直升机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起飞,稳稳飞向都江堰熊猫谷。伴随这条首航专线的落地,“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活动”正式起航,也标志着川渝低空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实操新阶段。 

    本次“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活动”从成都启航,时间自即日起贯穿至2026年全年,范围涵盖四川、重庆区域内的各大代表性景区,计划前期先使用传统直升机验证测试景区间转场和观光飞行航路,后期更换为沃飞长空旗下AE200,从线到网,构建低空文旅新格局。

    活动现场,首批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航线的发布,让“云端游川渝”从想象变为具体路径。首站从成都熊猫基地直飞都江堰熊猫谷,让游客速通两大熊猫主题景区,将成为一条为全球“猫粉”量身打造的低空文旅航线。

    低空经济与文化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离不开革命性科技产品的核心支持。

    作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eVTOL研发制造企业,沃飞长空凭借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款大型载客运输eVTOL——AE200,已储备来自国内外文旅集团、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订单,在国内外舞台上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低空经济的辉煌时刻。

    此次沃飞长空与川观新闻联手打造的“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活动,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1 破解区域景区“串联难”

    通过直升机先行先试,实现景区间低空点对点直达,形成可复用“跨景区低空运营”标准,破解“景区串联”难题;

    2 验证低空文旅全流程效率

    通过直升机测试“景区直达+空中游览”的全流程效率,一次性完成“交通+观光”需求,打造完整低空文旅体验;

    3 构建“低空文旅网络”

    验证飞行积累的“场景数据、运营经验、合规流程”,将直接为后续eVTOL文旅航线落地铺路,加速构建“低空文旅网络”。

   这一创新实践的落地,离不开政府统筹与跨领域协同。

    正如四川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会议上所强调的,必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合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意味着需要文旅、交通、空域管理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共同破解低空飞行在空域使用、航线审批、地面接驳等领域面临的系统性挑战,从而将“低空+文旅”的融合愿景转化为可运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由此,本次活动汇聚了低空经济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军力量。现场,川渝多个地市州文旅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承诺将共同推进低空文旅走廊建设,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同时,蜀道集团、四川旅投、四川港投作为此次活动的场景验证合作方,将充分利用各自旗下地面交通路网资源、酒店景区旅行社资源、安全成熟的eVTOL产品及配套飞行资源,与沃飞长空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打造eVTOL一体化运营保障场景、环四川路网低空接驳场景、空地协同文旅一体服务场景,多维度、全方位助力打造环绕全川渝的“低空文旅走廊”。

    展望未来,随着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航线的逐步验证与拓展,这条“云端纽带”将以全新维度整合两地文旅资源,为川渝文旅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川渝低空文旅走廊的实践探索,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更是在为国家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通过形成可复制的“低空文旅走廊”运营经验,有望为全国低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川渝样本”,引领中国低空文旅迈向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