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通航内蒙古基地落子锡林郭勒 携手疆空科技激活北疆低空经济

锡林郭勒讯 近日,由上海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倾力打造的飞手通航内蒙古基地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正式启用。作为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全国布局的专业基地,亦是其在草原落地的首个实训中心,此次启用标志着国内顶尖低空人才培育体系与内蒙古特色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融合。基地由上海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旗下 “飞手通航” 品牌与本地企业内蒙古疆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运营,上海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总部领导、锡林郭勒盟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代表出席启用仪式,共同见证北疆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双品牌联动:全国经验与本土资源精准对接

启用仪式上,上海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总部曹总首先致辞,系统介绍了品牌发展历程与全国布局战略。据其透露,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作为集无人机培训机构孵化、人才培养、无人机研发销售、行业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平台,已在全国培育持证飞手近万人次,旗下 “飞手通航” 品牌凭借 90% 的 CAAC 执照通过率成为行业标杆。“锡林郭勒盟 360 平方公里的开放空域与‘7+13+1’机场体系规划,为低空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曹总表示,基地将延续 “培训 - 认证 - 应用” 一体化成熟模式,结合草原特色打造差异化实训体系,预计年培养专业飞手 800 人次,重点服务能源巡检、应急救援等本地核心需求。

作为基地本地化运营的核心载体,内蒙古疆空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平在发言中明确了本土企业的责任与定位。他介绍,疆空科技已完成与锡林郭勒低空经济产业融合智慧安防创新的全面对接,基地依托本土标准化场地,配备全机型训练设备、电化教学室及专属飞行试验场,可满足多场景实训需求。“我们将充分发挥本地化优势,做好政策衔接、场地保障与就业对接,让总部的优质资源真正落地生根。” 和平透露,目前已与本地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学员结业后可直接参与光伏电站巡检、牧区应急响应等实操项目。

政策赋能:北疆低空经济迎来关键落子

此次基地启用恰逢锡林郭勒盟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窗口期。据锡林郭勒盟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盟委、行署已将低空经济作为 “抢占新赛道的关键之举”,不仅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更通过专场招商引资对接会引入低空通信网建设、适航检测等配套项目。“全盟现有持证无人机飞手仅百余人,远不能满足草原防火、风电运维等领域的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飞手通航的专业能力与疆空科技的本地化服务形成完美互补,将加速填补区域人才缺口,为低空经济全链条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场景定制:打造草原低空应用示范样板

针对内蒙古产业特色,基地首批推出三大定制化课程体系,彰显草原型实训基地的独特定位:

能源专项实训:联合本地风电企业开发适配草原环境的设备巡检课程,重点培训风沙天气作业技巧与设备维护能力;

草原应急专班:与盟应急管理局深度合作,模拟森林草原防火侦察、牧群搜救等场景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学员应急响应能力;

文旅融合项目:对接低空游览航线资源,创新培养 “飞行操作 + 文化导览” 复合型人才,服务草原文旅产业升级。

上海飞手之家航空俱乐部、飞手通航、疆空科技均表示,下一步将依托锡林郭勒盟低空通信网建设成果,引入无人机物流配送培训模块,助力牧区物资运输智能化升级,真正实现 “培育一个人才、激活一个场景、带动一个产业” 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