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呈现独特“鸟巢栖蛋”形态、拟被命名为“贾氏体(J)”的新型金相显微组织,引发材料科学与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该发现有望引领全球磨擦学、耐磨钢铁材料及钢铁基复合耐磨材料新技术工业革命。

据悉,国家特种合金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钢盟)定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厦门召开“贾氏体(J)及J钢”正式评价与鉴定工作会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世界级研究成果即将进入新阶段。

这一历史性发现,源于2025年4月12日。在碳之光(厦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贾春德教授于“2025国家钢盟年会”所作的主题报告中,国家钢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金相学专家、钢铁专家温新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一张从未被国内外文献报道过的特殊SEM照片——其微观形貌类似“鸟窝中卧着几粒鸟蛋”(纳米金刚石颗粒)。温新林教授当场激动地宣布,该结构代表了世界级最耐磨钢铁材料的全新微观组织形貌,并将其命名为“贾氏体(J)”。

 

图片1.png

 

经研究,“贾氏体(J)”的显著显微组织特征为:“高强高韧的鸟巢状托氏体基体+弥散均匀分布的纳米级硬质相颗粒”。这种独特的复合结构使其同时具备极高的韧性和超级抗磨性能,有望成为制造新一代超耐磨钢铁材料的关键。

为确保鉴定工作的审慎、严谨与公正,国家钢盟专家组(成员包括:华北电力大学温新林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吕振林教授、清华大学陈祥教授等)于2025年9月12日—13日赴该技术产业化创新基地——江西联峰熔模铸造有限公司召开了预备会议。专家组经实地考察、质询和审核后一致认为:该技术产业化成果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鉴定资料基本齐全,查新报告完备,已具备正式评价与鉴定条件,决定于2025年10月17日—19日在碳之光(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举行正式“贾氏体(J)及J钢” 评价与鉴定工作会议。

 

图片2.png

 

技术发明人贾春德教授曾任沈阳理工大学校长,常年从事高速切削和CNC车铣技术和装备研究,先后承担、完成过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总装、兵器工业部下达的涉及兵器、航天、舰船武器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是我国高速车铣技术先驱,其专著“车铣原理”为国内唯一设计、使用CNC车铣机床、研究车铣运动学的理论专著。

碳之光(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此技术的共建研发与产业链、供应链和维护链的推动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金刚石超级纳米钢等尖端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革命性创新,推动工业文明升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贾氏体(J)及J钢”的论证、评价与鉴定对全球“金相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贾氏体(J)及J钢”实现了五大创新:即成分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性能创新、产品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科学自信、学术自信、强国自信和现代化自信。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此项研究不仅具有划时代的科学价值与学术价值,更将为我国在战略基础材料、先进制造及国防装备等关键领域带来革命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