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乌拉特前旗,牧草裹着晨露舒展,可这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苍茫草原上,“看病”曾是牧民心头的难——最近的旗医院远在百里之外,一趟求医路,往往要耗上大半天,拍个CT、等份诊断报告,更是得来回折腾。

如今,随着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推进,这条漫长的“健康路”被悄悄缩短了。以乌拉特前旗中蒙医院为牵头单位,东软医疗影像云像一条“数字纽带”,把6家基层医院紧紧连在一起,“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云端共享”的模式,让惠民举措真真切切落地草原。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6/imagesdyCQVRSGrCuo.png

中蒙医院副院长王斌

“这两年,我们累计完成了近4000次基层远程诊断求助。”中蒙医院副院长王斌提起医共体的成效,语气里满是欣慰,“以前牧民拍了片要等上大半天,现在通过影像诊断中心的新模式,不仅就医体验好了,更多人能在黄金时间里得到救治。”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6/imageszLRCTTjdXPOG.png

中蒙医院影像科主任岳奎

在中蒙医院的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影像科主任岳奎正对着屏幕滑动鼠标,仔细查阅一份来自基层的高清CT影像。“你看这张片子,清晰度特别高,连椎动脉上细微的钙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他指着屏幕上的细节介绍,“现在牧民在乡镇卫生院拍完片,半小时内就能拿到诊断报告,不用再跑冤枉路了。”说话间,他已经调阅完当天第23例远程病例,屏幕上的诊断结论很快就能同步到基层医院。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6/imagesJNZtrAmSKuDp.png

白彦花中心卫生院院长贾志强

医共体带来的改变,在白彦花中心卫生院体现得更为明显。“放在以前,咱们卫生院没有专业放射医师,牧民拍了片也得等着往旗里送,耽误时间不说,大家也不放心。” 院长贾志强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每天向医共体上级专家申请远程诊断,成了门诊最忙碌的日常。百姓愿意就近看病了,卫生院的门诊量跟着涨起来,曾经“技术薄弱”的标签,也换成了“专业可信”,成了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小标杆。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6/imagesOAXkfxGuxZyH.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9-16/imagesSszbKzdSlDuP.png

东软医疗“千县医疗机构赋能计划”内蒙古站留影

草原上的牧草依旧青青,但牧民的健康路已不再漫长。每一份精准的远程诊断报告,都是“健康中国”在草原上的生动注脚;每一次成功的云端会诊,都在为基层医疗的未来添上一笔亮色。医共体织就的这张“健康守护网”,正让乌拉特草原上的每一份健康期盼,都有了稳稳的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