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刊】故土厚育赤子心,军营铸就报国魂|“国平爱国防爱大工基金”设立仪式圆满举办
2025年8月11日上午,“国平爱国防爱大工基金”在辽宁清原县高中签字设立。基金发起人魏国平博士,出身军人家庭,成长于清原北沟军营,亦是该校优秀校友。此次,他怀着对故土、母校的感恩及对国防事业的热忱,回到母校见证基金设立。
(图)左奥吉娜集团董事长、右清原高中校长惠金东
设立“国平爱国防爱大工基金”旨在激励清原高中学子胸怀家国、勇担使命,积极投身国防事业与科技创新。“爱大工 ”的“大工”既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简称,也包含“大国工匠 ”之意,希望清原高中学子能成为制造大国重器的工匠。基金通过奖励优秀毕业生进入军队院校或大连理工大学深造,培养新时代国防栋梁和科技人才,助力国家强军兴国战略。
本次基金确立了“爱国防·爱大工”双轨使命。这份基金,承载着三重深情:爱国防 爱大工 爱清原。
爱国防——5281元奖金,是“我爱八一”的誓言,致敬守护山河的钢铁长城;爱大工——大连理工是魏国平博士的母校,更是“大国工匠”的期许之地,盼青年以科技铸就国之重器;爱清原——清原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创地之一,是抗联战士杀敌的好战场,清原人的血脉流淌着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
2023年,魏国平博士在母校大连理工设立首个国防基金,两年助力12名学子携笔从戎。而今日在清原高中,有10位菁菁学子获得本次基金,他们的名字是:白雪杉、邓翔予、冯常洺、刘洪利、刘恒源、梁竞戈、战昊泽、张洺珲、赵俊哲、郑淇文。其中,郑淇文与战昊泽两位同学已提前启程,分别进入海军航空大学、空军航空大学,正式开启军旅求学之路,此次基金奖励由他们的父母代为领取;邓翔予、冯常洺等同学考入大工,追寻科技理想。
基金设立人魏国平博士成长于清原北沟军营,1969年在清原八里村上小学(后改名:清原县第五小学),高中就读于清原高中,1979年15岁时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其军营经历塑造了忠诚担当的品格,而清原高中和大连理工的求学经历则奠定了他科技创新与实业报国的根基。
谈及设立初衷,魏国平博士在现场表示:“我生于军人家庭,长于清原北沟军营。去年‘八一之魂·北沟之情’活动中,40余位老兵重返军营,七旬老兵抚摸着褪色的军徽追忆峥嵘岁月。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军营锻造的忠诚与担当,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活动中乡亲们的嘱托犹在耳畔:清原人的血脉,当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这份情缘,正是我设立国防基金的初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惠校长在欢迎优秀校友魏国平博士时表示:魏博士设立基金奖励考上军队院校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其家国情怀令人敬佩,并寄语10位获奖学生,高考成绩和大学只是人生节点,要向魏博士学习,将小我融入大我,肩负责任,传承精神,为祖国贡献力量。学校也将持续努力,传承精神。
(图)相关领导现场发言
共同参与基金设立仪式的清原高中老校长关强分享了他对魏国平同学的深刻记忆,他说道:我和魏国平是高中同学,他曾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他留法归来后创办奥吉娜精细化工公司,一心致力于实业报国、科技报国。白手起家,却成绩卓著,不仅在科研上成就斐然,他还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父亲是军人,他在军营长大,这份成长经历让他热爱部队、热爱国防。这种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随后,魏国平博士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姜河对现场获得基金的学弟学妹们寄语道:恭喜你们获得“国平爱国防爱大工基金”,作为大工校友,我既为你们感到由衷欣喜,也深深体会到这份荣誉背后承载的期许。魏国平博士用一生践行着对家国、对国防、对母校的赤诚,这份“三爱”情怀,正是我们大工人血脉里的精神坐标。你们接过这份传承,既是对魏博士精神的延续,更是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担当。
(图)获得基金的学生代表发言
获奖学生代表发言:作为“国平爱国防爱大工基金”获奖学生代表,我深感荣幸。感谢魏国平校友及基金会的肯定与嘱托,感谢清原高中的培育。我与其他获奖者虽赛道不同,但都愿以青春报国。未来我们会钻研科技,传承这份精神,不负信任,为强国梦奋斗。
最后,魏国平博士深情寄语:“基金不仅是一份来自校友的感恩回馈,更是对后来者殷切的托付。愿清原的星光指引你们在军校熔炉中百炼成钢,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忠诚卫士;在科技战场勇攀高峰,化身“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无名英雄!愿清原人的姓名,始终响彻在民族复兴的星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