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d8fd3bdb983fbc595be0a2a1c6ebfa54.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先生

《论语》里有句广为人知的经典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有人疲于奔命,只为应试之需;有人孜孜不倦,因对学问的热爱;更有人乐此不疲,将学习视为生命之乐。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此言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每一步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对生命价值的提升。

    学习知识的过程如此,学画和从事画业也同样如此。今天推荐的是一位国画家乐之(原名宋胜利)先生,他1969年生于甘肃,现居北京。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修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青岛崂山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中央数字《书画频道》等单位从事影视工作。2010年起,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写意高研班、教育部首届张立辰博士课程班担任助理工作。2016年担任清华美院“中国书画名家高研班”主导老师。之后,一边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和交流,一边在紫苑书院从事宣教工作。现为职业画家、自媒体人,北京惜客美术馆馆长。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6738ee2222fc263e12543c78b26ae6da.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先生

画家乐之(宋胜利)艺术创作经历

1992年,毕业创作《黄色的记忆》及毕业论文《论连环画的创作》,均获本年度毕业作品一等奖,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4年,作品《华夏大吉》《晚点》入选第六届中国美展和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并获二、三等奖。

1998年,在青岛国际啤酒文化节举办个人画展。

2006年,作品《吃心的人》《幽山怀古》被英国助学基金会收藏。

2006年,作品《年青的历程》参加“西望敦煌”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7年,作品《人生如戏》参加“首届中国岩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3年,作品参加中央美院张立辰教学四十年师生展。

2015年,先后在北京和青岛举办中国画写意精神六人展。

2019年,作品参加国家画院“拓境流远”张立辰高研班师生展。

2024年,作品参加宋庄艺术节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专家学者对画家乐之(宋胜利)及其作品点评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76c2a503b1bf56a7aea1ec16a19e8054.jpg

2006年,乐之(宋胜利)在中国美术馆采访吴冠中(右)合影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358765d26333042a58e8add3686123fd.jpg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我认为你那张静物《年轻的历程》最见功力,四人骑马的《远方》感觉不错。再就是《受惊的马》、《吃心的人》还有《马语者的清晨》这像是一个系列,有点观念的东西,可以看出来你是有些想法的,也是有点个人的风格出来了,但还不够鲜明,要按这个路子继续拓展下去会有希望的。我看你后面还有一些国画人物、花鸟、连环画什么的,看来你比较全面,什么都能画一点,这在年轻时是好的,但往以后发展还是要越来越专攻,因为人的精力不能太分散。与做电视相比,你还是在绘画上更有发展前途。”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e693e592405222bfee72219bd5c49676.jpg

    张立辰(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我看你有几张临摹不错。汲取前辈的艺术精华,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反复的观摩,包括看一些好的论著。其实一些好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观摩……你的画里面装饰的东西很多,当然要把握一个度。“装饰”在生活和绘画中的意义是不同的。追求一种唯美的境界,在一定阶段是好的,但一味地追求唯美是很可怕的,就走到了“艳俗”。唯美主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是要尽量避免的。再就是你认为国画里面有很多“程式化”的东西,缺乏创造,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体现艺术规律的最高境界,就是“程式”,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面的“程式”,而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程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境界,它是一个不断发现、发展、变化和创新的“程式”。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95c17d473d9d9b28ae34badc93d1f486.jpg

    杜大恺(清华美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院长) :“必须看到胜利的知识系统是很宽的,你在做媒体这个过程中间,你要关注的要比普通画家关注的多,这都是你的所长。你应该是很理性的,当你拿起笔来的时候,你应该比一般的画家有更多理性,所以这个选择是很重要的……像你这样一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怎样去和社会、生活契合,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怎么把传统和当代、和我们生活的实际感受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这一时代画家必须的选择。”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17b0f4b7d6262748ca75d9953903b2cc.jpg

    孙焱(美国马斯金格姆大学教授、美术系主任:“很高兴在电话里谈论你的作品,根据我提交的《中国现代绘画邀请展》报告,拟定了在中国的三位画家和美国的中国画家三人,共六位。我准备将你的《兰亭图》、连环画等几幅有中国意境的作品提交艺术委员会。你在北京开辟了一片天地,又有了自己的文化艺术公司,你在当今的大好发展形势下,一定会有广阔的空间。”

    祝振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客居台湖期间,余有缘与胜利(乐之)比邻而居。胜利(乐之)为人朴直、为艺执着,心性专一而务实从事。他乐道人之善,善学人之长。他能工能写,有着极其专业的造型功底,无论人物、山水、花鸟,他都能由临仿而快速进入创作,尤其对于任伯年下过很长的功夫,而且不限题材,举凡人物、鞍马、花鸟、山水,皆能很快撮其要领、撷其神采,这也使他的创作在这一基础上呈现出题材与技法的多样变化。他的写意花鸟能于放中取势,而且在用色上有突出的表现,尤其在从师张立辰先生之后,他的写意之作很好地承继了张先生的用水用墨之长,下笔果敢,笔势奔放,水墨淋漓,凸显出“大”与“写”所强调的审美要素。他还注重书画印的综合修为,而且旁涉诗文,在文化上有深刻的认识和自觉的实践。他时常奏刀刊石,于方寸之中用意不懈,保持了对绘画相关诸艺的热情与敏思。当他渐渐集中于自己的主攻方向,其艺术前景自是值得期待的。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b3b2a21d963cf00a6ebce8728f03221f.jpg

(紫苑书院部分师生合影)

    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讲究“气韵生动”,这也是中国画的重要审美标准和创作要求。它强调的是画面整体的气势和韵味,以及形象的神韵和意态,它要求画家在创作时不仅要注重笔墨技巧,更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意境融入画中,使画作充满生机与活力。而追求“气韵生动”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画家不断深入生活,观察自然,锤炼自己的艺术技巧和审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前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中国画坛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画家乐之身上,既有西北人粗犷豪爽、憨实、坚韧的一面,也有文化媒体人敏锐、细致的洞察力,更有书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坚守。他从知之、好之,到乐之,是学艺、从艺探索和艺术境界不断提升的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画家乐之先生,在历经多年的学院教育以及近二三十年来在书画艺术领域的持续创作探索,不断锤炼笔墨和提升艺术技巧,并向自己擅长的创作方向多加专攻和沉淀,其艺术人生定将会迎来厚积薄发后的灿烂星空。 (崔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家乐之(宋胜利)部分书画作品赏析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2ffee8e6e7513ce5b4b119ad1cab825f.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4b450ffc62d88fe48493169843d945ac.png

《年轻的历程》油画60x60cm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828b68dd88c479e9ac85b1ae811cb367.jpg

《黄色的记忆》68x136cm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dd8aa875c9cd79f452ff7ee9616b20d2.jpg

《人生如戏》2007年130X100cm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7585a74f31a9bac1cdd41dea369bac15.jpg

《富贵神仙图》国画2016年 136X68cm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3c106a1e88bdd75528162142ef91318c.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bf6de74786490f0b5a8eeb2a57a4ddb7.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0fc00288e8a8fb9372df48d9d8131f59.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479ff64ff61730ff13c60a52a75d56c4.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da8e4db6bca7ffac1dcb6a8cf5f3f681.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14650e6c70b0cdd3f3569a64955d8f91.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a58b1335fae2106c57a7f6f53c82f5f0.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807/32b35976a296352b63e4c75d53ea4ac3.jpg

画家乐之(宋胜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