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肇生丨山,在那
北帝山状元石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5
山,在那
文/莫肇生
天空还在下着小雨,远看去北帝山那几座山峰都淹没在茫茫的云雾之中。几次路过都没上去,看天气预报今天没大雨,想着怎样也得上去走走。
北帝山于广西平南,有广西张家界之称,只是体量没那么多,而且石峰都长在大山顶上,要坐缆车上山。此刻不管远近什么都看不见,快到顶上,云雾好像怕缆车车箱碰撞才乖乖地躲到一边,至此才觉已处群峰之中,云绕雾染,飘飘然倒有些如仙如醉、如云中漫步。
峰林间的风缓急回旋使你无法捉摸那云雾是从那个方向来,刚看到一座昂然雄伟的山峰,感叹之词未出已被拉上一幕轻纱;看着那崖边的山亭,想究其出处,还没把头探出去,那亭就被云烟托起,欲跃欲舞。雨,还在下着,但天边偶尔也会露出一小片蓝天,光,从那照射出来,让连绵的远山层峦尽染,让你飘忽的心有了短暂的安处。虚实变幻中一切都显得无常,有无间就如人生。
此时,山在那,你看与不看,见还是不见,祂都在那。它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静立在天地之间,宛如一位睿智的老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世事的沧桑,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而每当那云烟挥洒渲染时才表露出美妙并充满哲思的意境。
北帝山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5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间,将情感与思想融入那山川之中。他们往往渴望融入山水之间,探寻那未知与惊喜,在寂静中寻找与山共鸣的瞬间。
然而,当他们真正走近那山,看清山的每一处细节,却发现那原本朦胧的美感渐渐消散。太清晰了,山便没了那种让人魂牵梦绕的情感。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远观时,那淡淡的墨色、若有若无的景物,充满着诗意与遐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可一旦走进去,孤立地去审视每一处笔触,那原本的美感便荡然无存,只留下枯燥的线条与色彩。山亦是如此,当它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那份让人心醉神迷的魅力便也随之消逝,这也许是一种审美的时空感。
山,是自然的恩赐,让我们明白自我,得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有些美好,不必刻意去追寻、去剖析,保持一份朦胧与距离也许那是最美妙的神交,才是对其最好的尊重与真美的感悟。
世间的我们不妨偶尔停下,看看那远处的山,那云雾中宁静深邃的山。让心灵在那山的怀抱中得到片刻的安宁,感受那份纯真和那份爱。
要下山了,还是身处云烟之中 ,只觉山还在那,那是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灵魂的栖处。
2025.6.9.于广西平南北帝山
兴坪烟雨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静烟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己衣村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鼎湖山飞水潭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羚峡烟雨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山岚静院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花山雅筑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云绕张家界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云山淡雨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云山雨后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岭上云烟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雨中巴东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贺州园博园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北岭将军山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锣圈岩村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4
赤水河峡谷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漓江雨后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云起樟江 46cm×35cm 纸本设色 2023
莫肇生,1958年3月生于广东肇庆。1982年毕业于广东肇庆师专美术系,2001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03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2005年结业于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龙瑞工作室,2006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课题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