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心,感受宁静与喜乐 ——读《理性心理学》有感
在这苍茫世间,无论男女老少,亦不论尊卑贵贱,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快乐、自由与安宁。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和我们的想象、欲求背道而驰,相差甚远。每一天,我们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颖与奇妙,如磁石般一步步吸引着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知不觉间踏入了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以至于忘却了回家的路。物质世界固然绚丽夺目、灿烂非凡,可它时刻处于飞速的变化与运动中片刻不停,这就导致我们常常感觉幸福快乐近在咫尺,伸手去抓时,却发现什么都抓不住、抓不牢,而这正是一切焦虑、浮躁、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滋生的根源所在。我们越是急切地想要抓住和拥有某些东西,就离内心的安宁之所越远,烦恼与无助使我们好像水中的浮萍四处漂泊,无所依傍。唯有安住本心,我们方能拥有那份坚如磐石的安全感。
慧莲,这位有着二十余载学修中国文化、心理学、东方逻辑、哲学经历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凭借其著作《理性心理学》,引领我们开启了一段探索心意识的奇妙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们能够随时觉察自身的情绪与烦恼,追根溯源,找到它们的出处,进而将其彻底消除。如同镜子上的污垢一旦去除,镜子自然明亮;烦恼消除之后,我们的内心自然回归宁静与喜乐。
在书中作者指出,尽管外在环境千变万化,但真正决定我们命运走向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而这些言行又深受着每个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书中反复强调,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平衡,对于每个人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感性思维使我们与世界建立起初步的联系,而理性思维则是我们深入洞悉世界本质、回归内心家园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并非仅仅局限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更关键的是要向内观照心意识的本质。人的身体和精神意识相互依存,身体的五官感官犹如摄像机一样将世间的一切影像捕捉回来,而心意识则是我们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主体,通过深入了解它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以及作用原理,我们便能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改变命运。
这部作品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更是作者个人实践经验的结晶。作者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感性且情绪化的人,通过学习心理学和东方哲学,逐渐变得内心平和、宁静喜乐的转变历程。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勇气、智慧、理性和耐力,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理性心理学》不仅是一场心灵的觉醒之旅,更是一本改变命运的实践指南。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训练,反复叮嘱读者,要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和分解外部事物,培养和建立理性思维,以此减少内心的负面情绪和烦恼,直至将其彻底根除。
本书语言简洁明快,内涵却深邃厚重。作者巧用“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这一禅宗公案,形象地阐述了我们对事物认知的三个层次,引导读者层层深入,最终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清晰认知。
这部作品不仅为心理学领域贡献了独特的智慧,更是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深刻洞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内心世界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书中文字犹如一泓清泉,缓缓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快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本书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回归内心的道路。通过阅读并实践书中的方法,我们定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消除烦恼,最终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喜乐。这不正是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和向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