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昌德主任:用中药唤醒肝胆活力,那些被忽视的健康信号
从医四十余年,杜昌德主任见过太多因忽视肝胆问题而追悔莫及的患者。他常说:“肝胆就像沉默的卫士,平时默默工作,可一旦发出‘求救信号’,往往已是问题不轻。” 而中药调理,正是他帮助无数患者唤醒肝胆活力的 “利器”。
杜昌德主任讲述了一位中年男士患者的经历:半年前他就总觉得右上腹隐隐作痛,还伴有口苦,以为是工作累着了,就没当回事。直到疼得直不起腰,才查出是胆囊炎,吃了不少西药,效果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发作。后面找到杜昌德主任辨证诊疗,开了针对性的中药方,调理了一个月,疼痛感就明显减轻,口苦也消失了。“这就是中药的力量,它不是单纯止痛,而是理顺肝胆的‘气机’,让胆囊能正常收缩、胆汁顺畅排泄。” 杜昌德主任解释道。
肝胆的 “求救信号” 往往很隐蔽。比如晨起口苦,可能是胆汁反流的表现;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或许是肝阴不足的征兆;而情绪总是莫名烦躁、爱发脾气,很可能是肝气郁结在 “作祟”。杜主任强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症状,其实是肝胆在提醒你‘该调理了’。” 他曾接诊过一位长期失眠的女士,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佳,仔细问诊后发现,她还伴有胁肋胀、月经不调,这正是肝气郁结影响了心神。通过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中药调理,不仅失眠好了,连多年的经前烦躁也改善了。
中药调理肝胆,讲究的是 “顺其性、养其真”。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胆喜通降而恶壅滞,中药正是顺应这种特性来调理。对于长期应酬、嗜酒的人,肝脏负担重,中药会以解酒护肝的配方,促进肝细胞修复;对于久坐不动、饮食油腻导致的脂肪肝,用健脾化湿的方剂,加速脂肪代谢,让肝脏逐渐恢复柔软;而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肝阴不足,滋阴类的中药能为肝脏 “补充津液”,缓解眼干、头晕等不适。
在日常养护中,杜昌德主任常提醒患者:“少让肝胆‘加班’,就是最好的保护。” 他建议晚餐别吃太晚,给胆囊足够的收缩时间;保持心情舒畅,别让坏情绪 “堵” 住肝气;要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酒精等刺激饮料要戒掉。而一旦出现持续的胁痛、尿色加深、皮肤发黄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长期拖延不治,中药调理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肝胆健康了,人会由内而外透着精神。” 杜昌德主任望着窗外,语气坚定,“中药调理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遵循中医‘天人相应’的智慧,让身体回归本来的平衡。那些被忽视的健康信号,其实是身体在给你机会,抓住它,用中药好好调理,肝胆就能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