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烧麦文化研究》专刊出版暨《巴彦淖尔晚报》读者作者编者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7月11日,《中国烧麦文化研究》专刊出版暨《巴彦淖尔晚报》读者作者编者座谈会在内蒙古文学馆召开。此次活动由巴彦淖尔市融媒体中心、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中国烧麦文化研究》专刊由《巴彦淖尔晚报》策划推出,是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烧麦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叙事的关联。专刊编纂意义重大,不仅从多维度剖析烧麦文化,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详实记录,还展现出丰富的学术亮点——从文学、哲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研究,多位作者从不同视角解读了烧麦的文化内蕴。座谈会上,学者们对专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内容,也为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活动中,巴彦淖尔市融媒体中心与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签署了共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人才库》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为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将为烧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读者作者编者座谈会上,学者们从多领域探讨了烧麦文化的研究价值:文学研究领域学者称赞专刊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烧麦记载的挖掘,搭建起饮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桥梁;关注历史文物与民俗传承的学者肯定了专刊对烧麦文化历史脉络梳理的严谨性,认为其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党史地方志研究领域学者希望专刊能为地方史志中饮食文化部分的补充提供参考。关注地方发展的嘉宾也肯定了专刊对烧麦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建议进一步推动烧麦文化与地方经济融合。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烧麦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巴彦淖尔晚报》在其中的积极作为,为推动烧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烧麦这一传统美食必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