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高性能树脂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对具有优异耐热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高分子材料需求持续攀升。其中,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成为改性塑料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材料。在这条高技术壁垒的赛道上,嘉兴华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雯化工”)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闯出了国产替代的突围之路。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雯化工深耕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领域,构建起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企业不仅是国内唯一实现高分子量SMA树脂量产的企业,更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开创性建立物理性能控制体系。其打造的13000吨功能树脂聚合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近年来,企业相继获评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嘉兴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认定,2024年更荣膺嘉兴港区新型工业化先进企业称号,总经理陶志明先生获评年度优秀企业家。

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上,华雯化工形成“三位一体”研发格局。目前在树脂领域主要授权3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企业自主建立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配置国际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与浙江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苯乙烯功能化聚合技术领域,科研团队攻克连续本体聚合工艺中的传质传热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温控系统,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离散系数控制在1.5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高分子量SMA量产技术的国家。

在核心工艺创新方面,华雯化工的连续本体聚合技术彰显硬核实力。针对高粘度体系反应控制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发团队创造性采用多级梯度聚合工艺,通过精确控制反应釜温度场分布,实现马来酸酐基团在分子链中的均匀分布。该技术生产的SMA树脂活性基团含量达18%-22%,热变形温度突破125℃,较传统产品性能提升。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溶剂零添加,单位产品能耗降低,VOCs排放量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华雯化工聚焦特殊级别SMA树脂连续本体聚合生产技术的研发攻关,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93万元,成功实现低分子SMA树脂、三元共聚SMA树脂、高酸酐含量SMA树脂等特殊规格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该系列产品打破了Crayvalley、Polyscope等国际企业的技术垄断,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获得毕克化学、金发科技、上海普利特等行业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其在PC/ABS合金材料中展现出卓越的相容性,有效攻克了汽车、家电制品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应力开裂、表面瑕疵等行业难题。

高分子量SMA功能树脂作为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关键细分品类,应用场景丰富且极具发展潜力。在汽车工业中,SMA树脂凭借轻质高强特性,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连接器及照明系统等零部件制造,助力提升车辆燃油经济性与整体性能;电子行业则充分发挥其优异的耐热性与电绝缘性能,将其作为电子元件封装、电路板制造及绝缘材料的核心原料;在建筑领域,SMA树脂良好的防水密封与粘结特性,使其成为涂料、密封胶及高分子防水卷材等产品的重要基础材料,持续赋能多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

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技术的坚定投入,为华雯化工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凭借强大自主研发能力,华雯化工一路开拓、持续创新,始终坚持在高技术壁垒和市场快速变化中进行自我超越,坚定与客户和行业共同成长,业务覆盖面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在高分子量SMA功能树脂领域,华雯化工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同行前列,在该细分领域,2023年市占率达到22.8%,2024年市占率达到24.8%,并获得《品牌中国》栏目重点推荐荣誉。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华雯化工正锚定“功能高分子材料专家”目标,加快布局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基材料等前沿领域。未来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打造长三角高分子材料创新策源地。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持续突破关键材料技术瓶颈,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更多“硬核”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