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蝗先锋:科技赋能,筑牢农业防蝗防线
蝗灾现状严峻,防治迫在眉睫
我国是蝗灾频发的国家,蝗灾与旱灾、水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内蒙古地区作为蝗灾的常发区域,每年都因草原蝗虫危害遭受巨大损失。传统的蝗虫防治手段存在诸多弊端,化学防治虽快速有效,但农药的过度使用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生物防治应用范围有限;智能防治则集成化、智能化程度不高。而人工监测不仅易疲劳、成本高,还存在监测不精准、难预测虫情等问题。
在农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蝗灾一直是威胁农作物生长、影响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近期,一支来自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团队——御蝗先锋,凭借其在深度防蝗监测领域的卓越成果,成为农业科技领域的焦点,为防蝗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
御蝗先锋团队的集体合照
团队创新破局,研发监测系统
御蝗先锋项目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痛点,决心用科技创新为防蝗工作破局。团队成员来自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个专业,专业交叉的背景使得他们能够优势互补,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导师的指导下,团队历经艰辛,成功研发出蝗虫全生命周期-情深度监测系统。
团队试验照片
该团队通过不懈探索与试验,团队成功构建智能防蝗体系,并荣获5项专利认证4项软著认证1项中国国家顶级域名证书1项系统查新报告1项科技查新报告。这些成绩对防治蝗虫有着极高的成效,还充分体现了创新价值,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团队测试系统照片
多地试点成功,合作前景广阔
御蝗先锋项目团队已在多地开展试点,成果斐然。在内蒙古浩泽农牧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团队通过智能化部署方案,搭配传感器、调整土壤墒情、改善微生物活性,成功解决了蝗情问题,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在安化县仙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基于深度检测模型的蝗虫预防控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护环保的目标,解决了传统防治成本高、精度低、响应时间长以及化学农药污染环境的问题。这些成功案例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目前团队已与全国13个市(县、旗)50多地的农牧林相关企业以及乡村政府和家庭农场进行试点,蝗虫防治效果显著。
明确未来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展望未来,御蝗先锋团队有着清晰的规划。2025 年将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2026年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2027 年在全国扩张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2028 年构建产业生态,推动行业发展;最终目标是成为国内知名农业防蝗设施供应商,引领行业标准和趋势。御蝗先锋团队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成果显著,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解决农民就业和相关技术学生岗位问题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