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AI+X”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然而,AI技术的快速迭代也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大模型应用开发涵盖数据处理、算法架构设计、工程调优等多个复杂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企业正通过产教融合,协同探索育人新路径,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10月15日,由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浪潮信息与Datawhale开源学习社区联合主办的“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系列课程正式启动。本次实训营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科研与就业等场景中应用大模型技术,通过为期三周的系统性课程,助力百余名硕博研究生跨越从AI认知到实战应用的鸿沟,全面提升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


本次“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系列课程以真实的教科研需求为核心,采用“基础操作-进阶开发-专家应用”三级能力矩阵设计,包含数据处理、模型微调、智能体开发和MCP协议集成等大模型全链路技术内容。课程注重技术深度与实践性的平衡,通过“理论授课+实战项目+量化考核”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标准化工程师认证体系,帮助来自能源动力、生物科学、建筑学、交通运输、网络空间安全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系统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

“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的实践环节将依托浪潮信息元脑企智EPAI平台。元脑企智EPAI是浪潮信息自主研发的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该平台集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应用开发于一体,提供高效的端到端开发工具链。在为期三周的系统学习中,学生将亲自动手构建AI应用,实践从数据处理、模型微调到智能体搭建等大模型全链路技术操作,实现“低门槛、高成效”的学习目标,并在最终的结营Demo Day当天,以路演的形式,集中展示高质量的大模型应用案例。


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主任东方教授表示:“本次‘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系列课程的启动,是我们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挑战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将产业界最前沿的技术、平台与经验引入校园,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搭建一座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从而激发大家的跨学科创新潜能。”

本次实训营课程的启动,为“AI+X”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是产教融合一次扎实而有益的探索。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为学习者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与实践机会,助力AI人才生态的繁荣与技术的广泛普及,持续探索更高效、更落地的“AI+X”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