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近日,松江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到访砺星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参观企业展厅,并对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入采访。作为松江本土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砺星凭借在高端装配连接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与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正通过一颗颗看似不起眼的螺丝,助力中国制造插上智能化翅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松江答卷”。

图片来源松江报
图片来源松江报

自主创新 打破技术壁垒

公司自主研发的 EWX无线拧紧系统 已成为核心展示亮点。这套系统不仅实现了包括扭矩、角度、操作时间等关键参数全过程追溯,更在精度和稳定性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核心部件采用自研高速伺服电机和高精度传感器,最大转速可达2500转分钟,拧紧精度控制在±5%,整机重量仅1.2千克,更符合亚洲用户的使用习惯。配合全新研发的 WCS.2000无线控制器,不仅能够满足多场景柔性化生产需求,还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自主可控。

“我们深刻理解客户在高端装配环节的国产化需求。”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陈经理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汽车作为拥有上万个零部件的复杂产品,大部分连接依赖螺栓、螺母等紧固件,拧紧工序直接决定整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整车制造向高精度、自动化、柔性生产方向迈进,行业迫切需要更智能、更可靠的新一代国产装备。


瞄准痛点 提供系统化方案

砺星从成立之初就立足行业实际需求,针对制造企业的“痛点”研发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公司自主研发的 传感器式拧紧系统 可实现全过程闭环控制与数据追溯,确保拧紧工序的一致性和合规性;在底盘装配中,针对传统“尖叫螺栓”带来的预紧力不足问题,砺星通过工艺优化、电机功率提升与结构改进等多方面措施,不仅提升了生产稳定性,也更好地保障了产品质量。

除拧紧工艺外,在高精度伺服压装领域,公司产品实现小于0.01毫米的重复精度与小于1%的过冲控制,满足新能源汽车、航空及3C电子产业对高精度装配的严苛要求。其中SER伺服旋铆系统 更凭借智能回弹控制算法,实现了铆接工艺的高精度与近乎零偏差。面对新能源壳体涂胶环节的技术难题,砺星利用流体仿真优化喷嘴设计,结合气动供胶与伺服控制,实现曲线轨迹下的高精度、无气泡涂胶,显著提升了产品密封可靠性与防护等级。


加大投入 助力松江制造走向世界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高端拧紧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底层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加速前沿技术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落地。

“我们不仅希望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更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松江品牌‘的硬实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企业规划到2035年,力争发展成为全球装配行业的首选中国供应商品牌。砺星Leetx以研发突破为牵引,正通过一颗颗小小的螺丝,带动起整个产业链质量跃升的“大文章”。这不仅是松江制造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