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7.63%至12.78亿 能源相关业务盈利大幅提升
|
||||||||||||||||||||||||||||||||||||||||||||||||||||||||||||||||||||||||||||||||||||||||||||||||||||||||||||||||||||
中集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7.63%至12.78亿 能源相关业务盈利大幅提升 | ||||||||||||||||||||||||||||||||||||||||||||||||||||||||||||||||||||||||||||||||||||||||||||||||||||||||||||||||||||
财务摘要
香港, 2025年8月27日 - (亚太商讯)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或"集团",股份代号:000039.SZ/02039.HK)欣然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内")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中集集团管理层表示: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关税冲击等影响,全球商品贸易展现出一定韧性,得益于物流装备及服务多元的业务组合结构、前期培育的能源高端制造业务盈利能力提升以及持续优化的债务结构,同时,集团通过不断夯实的全球营运平台基础期内,平抑单一地区波动,实现稳健有质发展。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3.82%,毛利率同比提升1.94%至12.67%,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12.8亿,同比上升47.63%。期内,集团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箱、特种集装箱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物流服务及海工业务收入也稳健增长,整体经营保持稳定。集团国内营业收入占比约51%,国外营业收入占比约49%,维持较好的市场格局。" 主要板块经营表现(人民币亿元)
核心业务表现 一、在物流领域 集装箱制造方面: 期内,中国集装箱供应链景气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全球商品贸易韧性凸显。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预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总额将同比增长3000亿美元,其中2300亿为商品贸易增长贡献。同时,红海绕航长期化、欧亚港口拥堵、航运碳减排监管加强降低了集运运输效率,集装箱需求维持在常规水平。报告期内,集团干货集装箱销量同比下降18.57%至112.59万TEU(上年同期:138.27万TEU),主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冷藏箱销量则受益于南美水果出口与冷链需求旺盛,同比大增105.82%至9.20万TEU(上年同期:4.47万TEU)。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7.35亿元,净利润14.4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95个百分点至16.15%。 物流服务业务方面: 期内,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集运运量及运价呈现波动态势。但中国企业出海进程加快带动综合物流需求增长,物流服务商在供应链中的枢纽价值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集团物流服务坚定围绕"高质量、高效能、新动力"的发展内涵,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强化风险管控及运营提效,实现整体经营保持稳定。期内,集团物流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35.79亿元,同比下降3.62%;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同时,集团海运业务航线产品持续丰富,全球代理网络进一步扩展,在市场波动中超额完成既定航线的目标货量,再次入选全球物流业权威杂志《Transport Topic》2025年全球海运货代50强榜单。 道路运输车辆方面: 期内,中集车辆实现收入97.53亿元(去年同期:107.00亿元),同比下降8.85%;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08亿元(去年同期:5.74亿元),同比下降28.89%。 其中,新能源重卡市场延续爆发性增长态势,全球南方市场半挂车行业呈现差异化增长与转型并行的格局。国内市场方面,"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彰显成效,为中国业务带来高质量增长与发展,报告期内中国半挂车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提升11%,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销量同比提升10%,在中国半挂车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3.07%,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南方半挂车业务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毛利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销量同比提升13.0%,盈利能力增长强劲。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EV-DTB·渣土车、搅拌车、冷藏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42.55%、86.26%、69.8%,纯电动头挂列车 EV-RT2.0 完成顶层架构。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方面: 期内,主要得益于前期优质订单于报告期内释放结转,公司主动优化交付节奏,成功提前交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及土耳其安塔利亚机场的新航站楼的登机桥等项目,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20亿元(去年同期:24.03亿元),同比上升29.83%;净利润0.80亿元(去年同期: 0.37亿元),同比上升119.57%。期内,智能无人靠机系统(全球首次批量)在兰州机场顺利投入运行,机场内86条登记桥已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海外齐格勒业务中标率、订单及时交付率及成本管理均有长足改进。中集天达为电商快递行业客户提供自动输送、分拣系统,同时积极拓展医药、纺织等多元细分领域,凭借降本增效的产品优势,新增订单稳步增长。 二、在能源领域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方面,实现营业收入130.09亿元(去年同期:121.21亿元),同比上升7.32%;净利润4.60亿元(去年同期:2.42亿元),同比上升90.26%。其中,中集安瑞科实现营业收入126.1亿元(去年同期:114.8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5.6亿元(去年同期: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新签订单人民币107.4亿元,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人民币291.8亿元。具体来看,清洁能源分部收入稳步增长,LNG加气站、LNG槽车等需求持续提升,顺利建造并交付了凌钢中集项目;水上清洁能源领域交付9艘船,新签7艘新造船,并斩获多个LNG、甲醇动力包订单;在氢能领域上中标海内外多个绿色氢氨醇项目,并于报告期内陆续为欧洲客户交付多项订单;化工环境分部罐式集装箱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医疗设备部件业务稳健增长,后市场业务持续推进;液态食品分部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告期内墨西哥新工厂全面运营,并取得首个大型储罐项目。 海洋工程方面,上半年,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以伊冲突和俄乌冲突相关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原油价格波动剧烈。但随着既有油田逐步枯竭,新增油气资源开采需求日益迫切,深海油气的经济开发价值持续凸显,海上深海油气增产趋势不改,尤其以FPSO/FLNG为核心的浮式大型生产装备仍有较大的需求量。报告期内,集团海洋工程业务的营业收入为80.14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77.84亿元),同比增长2.95%,毛利率同比提升5.85pct至10.84%;净利润人民币2.81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0.8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核心经营主体烟台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净利率增至6.56%。报告期内新增订单1.06亿美元(去年同期:17.9亿美元),主要受订单落地延后影响,累计在手订单55.5亿美元。其中:油气/非油气订单占比约为7:3,有效平抑油气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海工资产运营方面,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欧佩克+"超预期增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回吐等影响,国际石油公司战略重心回归油气主业,低碳转型投入更为审慎。自升式平台全球利用率及费率承压下行;中深水半潜方面,北海、巴伦支海项目需求稳健,欧洲能源安全议题支撑利用率及日费率稳中有升;超深水半潜方面,部分深水开发项目因投资优先级调整有所延后,利用率较年初小幅下滑。报告期内,集团中深水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成功与挪威油公司签订新租约;超深水半潜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与国际客户签署新租约。 未来发展和展望 集团管理层表示: "中集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紧随国家政策导向,深化落实"加快构建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统筹"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打造"成为高质量的、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 一、在物流领域 集装箱制造方面,根据克拉克森(CLARKSONS)6月的报告,2025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预计将增长2.5%。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引发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进而短期内冲击全球集运市场的用箱需求。然而,基于集运市场不确定性事件带来的备箱需求叠加稳定的旧箱淘汰置换量,2025年,集装箱新箱需求预计仍将有稳定的基本面支撑。 道路运输车辆方面,随着关税和"双反调查"结果落地,加之三季度为传统旺季,北美半挂车业务有机会进入弱复苏状态;欧洲半挂车业务将在"弱复苏"的市场环境下保持韧性;2025年下半年,中集车辆将"跨洋运营"进化成"无国界企业",持续深化东南亚、非洲等战略布局,跑通全球南方市场区域业务集团构建;在国内将持续发力新能源,加速演化成星链半挂车"全价值链"运营者,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二、在能源领域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方面,壳牌预期2030年后LNG需求和供应仍将继续增长,到2050年,LNG在全球天然气总需求中的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14%左右上升到25%左右,特别是在亚洲市场。国际能源署IEA《2025Q3天然气市场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亚洲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将超过4%,LNG进口量预期增长约10%。中集安瑞科将持续推进焦炉气制氢联产LNG、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等清洁替代燃料战略项目的复制与落地,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海洋工程方面,FPSO市场的短期需求确定性高,长期项目储备充足,未来5年市场需求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大型项目主要围绕南美,非洲,主要建造方在中国和新加坡。下半年,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将坚定推进战略布局,深耕已有产品线,塑造竞争优势和扩大战果,三大业务线继续突破,以海洋油气为基本面,逐步向新能源拓展,形成平抑周期的组合。 三、在金融及资产管理领域 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方面,下半年,受关税变动、"欧佩克+"政策调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持续影响,多家机构与投行预测油价将持续承压波动。全球油气投资呈"深水增、页岩减、国家油公司逆周期"的结构性特征,预计中深水海上钻井平台日费将保持稳定。集团将坚持"稳运行、促周转、拓市场"的经营策略,确保在租资产安全平稳运行,并积极推进租约展期,加速自升式及生活平台资产处置,推动中深水与超深水平台营销,巩固在全球海工市场的领先地位。 关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货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龙头市场地位持续巩固。在物流领域,本集团仍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域,本集团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一家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多元化跨国产业集团,中集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共拥有4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本集团业绩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76.64亿元,毛利率保持在12.52%,净利润为人民币41.95亿元。2025年,本集团位列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第154名。如欲获得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s://www.cimc.com/。 如有查询,请联络达博思传讯顾问有限公司 IR邮箱:cimcir@lbs-com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