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和中国苏州2025年8月18日 美通社 -- 致力于在肿瘤等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纳斯达克代码:AAPG;香港联交所代码:6855)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利沙托克拉(商品名:利生妥®;研发代码:APG-2575)联合阿扎胞苷(AZA)治疗新诊断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GLORA-4)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同意开展。作为利生妥®在欧美监管机构获批的第二个全球注册III期研究,GLORA-4研究(NCT06641414)在多国家多中心同步入组,将加速新药上市进程。利生妥®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正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该研究有望打破中高危MDS领域长期存在的临床空白,是利生妥®全球临床开发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去甲基化药物(HMA)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是当下中高危MDS的主流治疗方案,全球层面没有用于一线治疗中高危MDS患者的靶向药物问世,该领域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在前期研究中,利生妥®已在MDS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获益和耐受性。此次GLORA-4研究获美国FDA、欧洲EMA与中国CDE同步批准开展,希望该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中高危MDS患者的Bcl-2抑制剂,和自HMA获批20年多年来首个获批的靶向药,或将从根本上重塑中高危MDS的治疗格局。

目前,GLORA-4研究正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同步开展,这将极大助力加速利生妥®后续在MDS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和上市注册程序。未来,我们将秉承‘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一使命,积极推进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以造福更多患者。”

GLORA-4研究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利生妥®联合AZA对比安慰剂联合AZA在新诊断的成人HR-MDS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GLORA-4研究已于2024年获CDE临床试验许可。目前该研究正在全球同步推进患者入组,并已完成中国及欧洲地区的首例患者入组。全球主要研究者(Leading PI)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白血病科主任Garcia-Manero教授,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

作为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克隆增殖性疾病, MDS具有显著的年龄相关性特征,全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率随年龄呈指数级增长(65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达2210万),中位诊断年龄达70岁【1】,且》75%患者病情复杂常伴有至少两种合并症【2】。该疾病的核心风险在于克隆演化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其中中高危组(IPSS-R高危极高危)患者5年内AML转化率高达40-60%【3】,转化后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4】

去甲基化药物作为中高危MDS的一线标准方案,总缓解率(ORR)仅 30-40%【5】,完全缓解(CR)率仅10-17%,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仅9-12个月【6】, 【8】,治疗应答不足;allo-HSCT虽可提供治愈可能,但受限于患者中位年龄、复杂病情、MDS常见的造血干细胞储备衰退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达25-35%,仅5-10%适宜患者可接受移植【7】,根治手段受限。IPSS-R高危患者5年生存率仍停滞于16-24%【8】,亟待创新性疗法改写治疗范式。

利生妥®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恢复癌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利生妥®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

此前,在2024年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和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利生妥®联合AZA治疗初治(TN)MDS的数据显示:利生妥®联合AZA在TN MDS中,ORR达75%,远高于HMA,显示了卓越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严重血液学毒性以及粒细胞减少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低,需要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低,未报告60天内治疗相关死亡【9】,10】

黄晓军院士表示:“当前血液肿瘤领域虽取得显著进展,但中高危MDS患者的治疗仍面临困境:其一,现有标准疗法HMA的临床疗效有限,仅约13患者可获得治疗反应;其二,自HMA获批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一直没有突破性新药出现。这导致中高危MDS治疗领域仍存在明显的临床未满足需求,急需有效且安全的新型治疗手段。利沙托克拉在前期研究中展现的显著缓解率及可控的安全性特征非常令人鼓舞,希望这项全球注册III期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结果,从而帮助我们在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和管理中高危MDS患者。”

Garcia-Manero教授表示:“中高危MDS作为高发于高龄人群的恶性血液病,其治疗面临更特殊的挑战。这类患者常伴多重合并症且造血储备衰竭,导致其治疗耐受性更低,对药物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利沙托克拉的前期临床数据显示出较为突出的临床获益,在保持显著缓解率的同时,治疗相关剂量调整率以及治疗相关死亡率低。鉴于利沙托克拉这些突出的优势,我们期待它能在未来成为中高危MDS患者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 Ma X, et al. Epidemiology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m J Hematol. 2022;97(3):354-362. doi:10.1002ajh.26442
  2. Sekeres MA, et al. Comorbidities predict inferior survival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Br J Haematol. 2020;191(4):606-613. doi:10.1111bjh.16987
  3. Zeidan AM, et al. Risk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risk MDS. Blood Cancer J. 2021;11(2):32. doi:10.1038s41408-021-00426-2
  4. Lindsley RC, et al. *Prognostic mutation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fter progression to AML. J Clin Oncol. 2017;35(15):1591-1597. doi:10.1200JCO.2016.71.6715
  5. Fenaux P, et al. Azacitidine prolongs survival in higher-risk MDS. Lancet Oncol. 2009;10(3):223-232. doi:10.1016S1470-2045(09)70003-8
  6. Silverman LR,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azacitidine vs conventional care in higher-risk MDS. J Clin Oncol. 2011;29(18_suppl):6501. doi:10.1200jco.2011.29.15_suppl.6501
  7. Deeg HJ, et al.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DS: outcomes in 》60 years.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8;24(2):341-346. doi:10.1016j.bbmt.2017.10.035
  8. Fenaux P, Mufti GJ, Hellstrom-Lindberg E, et al. International Vidaza High-Risk MDS Survival Study Group. Efficacy of azacitidin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care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er-risk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Lancet Oncol. 2009 Mar;10(3):223-32. doi: 10.1016S1470-2045(09)70003-8.
  9. Lisaftoclax (APG-2575), a Novel BCL-2 Inhibitor, in Combination with Azacitid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ASH 2024;
  10. Phase 1b2 Study of Lisaftoclax (APG-2575) Combined with Azacitidine (AZA)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ïve(TN)or Prior Venetoclax(VEN)-exposed Myeloid Malignancies. ASCO 2025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综合性的全球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研发创新药,以解决肿瘤等领域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019年10月28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2025年1月24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AAPG。

亚盛医药已建立丰富的创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和 MDM2-p53 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

公司核心品种耐立克®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且获批适应症均被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目前,亚盛医药正在开展耐立克®一项获美国FDA许可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POLARIS-2),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成年患者。此外,耐立克®联合治疗新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和治疗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研究正在开展中。

公司另一重磅品种利生妥®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原创Bcl-2抑制剂,已获批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目前,亚盛医药正在开展利生妥®四项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分别为获美国FDA许可的治疗经治CLLSLL患者的GLORA研究;治疗初治CLLSLL患者的GLORA-2研究;治疗新诊断老年或体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GLORA-3研究;以及治疗新诊断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GLORA-4研究。

截至目前,公司4个在研新药共获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亚盛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并与武田、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信达等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以及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密西根大学等学术机构达成全球合作关系。

亚盛医药已在原创新药研发与临床开发领域建立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团队,以及成熟的商业化生产与市场营销团队。亚盛医药将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推进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进度,真正践行“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根据美国《1995年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以及经修订的《1933年证券法》第27A条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21E条所界定的前瞻性陈述。除历史事实陈述外,本新闻稿中的所有内容均可能构成前瞻性陈述,包括亚盛医药对未来事件、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所发表的意见、预期、信念、计划、目标、假设或预测。

这些前瞻性陈述受到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已在亚盛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详细说明,包括2025年1月21日提交的经修订的F-1表格注册说明书和2025年4月16日提交的20-F表格中的“风险因素”和“关于前瞻性陈述及行业数据的特别说明”章节、2019年10月16日提交的首次发行上市招股书中的“前瞻性声明”、“风险因素”章节,以及我们不时向SEC或HKEX提交的其他文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业绩、运营水平、经营成果或成就与前瞻性陈述中明示或暗示的信息存在重大差异。本前瞻性声明中的陈述不构成公司管理层的利润预测。

因此,该等前瞻性陈述不应被视为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本新闻稿中的前瞻性陈述仅基于亚盛医药当前对未来发展及其潜在影响的预期和判断,且仅代表截至陈述发表之日的观点。无论出现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亚盛医药均无义务更新或修订任何前瞻性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