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技术编制大纲
1、勘测工作大纲
勘测工作包括外业踏勘、编写方案、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编辑成图、检查验收、内业成果入库等几个阶段。
A、重点踏勘建成区,考虑GPS静态接收机信号。
B、优先应用GPS定位技术、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系统)的RTK实时定位技术,作为1:2000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控制测量手段,优先运用动态GPS RTK技术作为图根控制测量手段,提高测量效率。
C、采用的“内业数据处理与成图系统”应具有将数据采集所生成的数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绘图信息文件、图形文件,并最终将图形文件编辑生成地形图图形文件在绘图仪上输出工作底图等功能。
1.1 编制技术设计书
为保证本次测绘工作的一致性、数据的可比性、结果的可靠性,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参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在充分总结我公司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本次工作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工作技术方案,并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交底等方式贯彻到每一个作业人员。
1.1.1测图基本要求
1、应根据工程项目区设计方式确定测图比例尺:项目区域实测1:2000比例尺地形图。
2、现状图和地形图测绘底图的平面坐标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大地高程基准”。
3、项目区勘测实施前,应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踏勘,收集测区地形图、现状图及控制点成果。踏勘情况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业主反馈。
4、控制测量要求
应在原有国家等级点的基础上布设一、二级导线点或相应精度控制点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执行《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有关条款,坐标系统采用平面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测区内高等级控制点稀少时,可采用GPS测量方式先加密满足高等级控制点,执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
测区首级高程应采用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进行联测,执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1.1.2测图具体要求
除按国家测绘标准测图外,必须完成以下内容:
1、根据项目地形测绘及施工建设的要求,项目区地形图测绘中,图中各要素除按照国家标准测绘上图外,项目区内重要地物在图上要有明确标示。
(1)、测绘区内道路位置、宽度。
(2)、测绘区内河流走向、宽度、水深、岸边高程、桥梁宽度及高程、周边地物。
(3)、项目区内建筑物要定位,明确建筑物功能,且标注在图纸上。
(4)、测绘区内的电力线路。电力线路要区分高低压线路并注明电压等级。
(5)、涉及的居民点等建筑物要确定位置、面积、权属。
2、明确项目区各拐点位置,要求另附拐点坐标(同时要有经纬度坐标),并加以书面说明。
3、在项目区内每平方公里要求设立2—3个永久高程引测点,可埋设铁桩、水泥桩或以不易破坏的明显建筑物(桥、路桩、树墩、房基等)作为永久引测点,便于项目施工放线时查找。
4、所有高程引测点,在图上要突出表示,并附书面说明(高程引测点附近情况)。
5、测图范围:要求以河岸为界,测绘时要外延至河道两侧200米。
6、要认真进行权属调查,查清行政权属界限,并按要求标绘到图上。
7、提供的成果:项目区地形图和项目区现状图及在测量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说明1份。
1.1.3地形测量的特殊要求
地形测量一般按照《1:500、1:1000、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及《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要求执行。但有如下特殊要求:
1、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50 cm,图幅号采用项目名称加流水号表示。
2、村庄居民点只施测外围,内部标注村庄名称,居民地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渠、路、桥、水系等应绘出。
3、测量自然村村界。
4、植被的类别和范围应认真调查施测表示。
5、项目区内坟地、沟渠、空地、草地、田埂、道路等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比例测绘,不得取舍。
6、项目区内各类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路面高程、类型等属性应根据现状表示,不得有误。
7、现状河流(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当图上表示为单线时,要在河流旁注明其实际宽度注到0.1米)、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河床底的高程,河流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程)、类型要明确,如Kb/a,K为材料,a为宽度,b为底高。
8、电线杆的位置要准确,线路方向要严格按照《图式》要求表示。
9、地形点高程按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施测,测注至0.01米,高程点的测注不应少于图上每平方米15个,并注意地形变换点高程的测注。
1.2 工作底图制作
利用最新1:10000卫星影像图(谷歌)作为参考底图,供野外调查作业人员使用。
1.3 外业调查
作业人员依据技术方案及要求进行外业调查。在外业调查时,要求在工作底图上用红色笔结合实际情况标记出增设控制点布设相对位置,作为一、二级控制点布设的依据,同时特别注意调查等级控制点的分布及破坏情况,并做好纪录。
在小组自检、互检合格后,所有资料交下一工序“调查资料审核”;在“调查资料审核”合格后进入上报审核工序。
1.4 外业测量
外业测量的主要内容有: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等,最后进行图幅接边及完善工作。
1.5 控制点外业调查与补测
控制点外业调查与控制点增设调查工作同时进行,同等级控制点测量方法与地形图测量控制点测量方法相同,高等级控制点测量方法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中“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及“城市高程控制测量”有关要求执行,GPS控制点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有关要求执行。
1.6测量成果外业检查
外业检查包括一、二级控制点外业检查和地形图外业检查。
一、二级控制点外业检查内容主要有:水平角精度检查,测边精度检查,高差精度检查,网内及网间重合点精度检查等;地形图测量外业检查内容主要有:图根控制点精度检查,地形图成图精度检查,地形图精度检查,地形图接边检查等。
按《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8)的规定对各项检查指标进行评价,得出检查结论。
1.7 内业处理
以单元工程为单位进行内业处理、绘制地形图,自检合格后提交“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1.8 数据整合
按规定对合格的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和最终检查,按规定要求编写地形测绘测绘报告,提交成果。
1.8.1、测量成果的交付使用
1、测量完成后,应由业主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测核对,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权属调查结果负责。
2、在测绘完成后,测绘单位有义务帮助委托方或施工单位,到施工现场查找高程引测点等后期服务工作。
3、在项目地形测绘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直至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测量单位必须对其测量成果的精度、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1.8.2地形图入库及测量成果
1、需提交的测绘成果资料由测量单位在测量成果文本及图上加盖印章。
序号 |
测绘成果名称 |
规格 |
数 量 |
1 |
现状地形图及电子光盘 |
1:2000 |
|
2 |
拐点坐标电子光盘 |
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度分带、带号41、精度2。 |
|
2、测绘成果版权及使用
本次测绘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于项目招标人。中标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留存,否则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和经济责任。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和使用本项目的测绘成果。
3、测绘成果交付时间
在合同签订之日起5日内按规定提交测绘成果。
2质量保证措施
2.1项目技术支持
A技术准备
认真做好测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收集已有最新资料,所有资料必须来自资质单位。认真进行资料分析与汇总,为作业人员制定作业工序和作业方法,统一作业方法,统一技术标准,为全面开展项目测绘做基础。
收集与本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向专家咨询,总结以前工程经验,制定各种有关的作业细则,有公司领导开会制定最优作业方案。
收集与本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向专家咨询,总结以前工程经验,制定各种有关的作业细则,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
B技术交底
开工前,由专业技术负责人向参加作业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作业技术、安全交底,讲明作业意图、操作规程和方法,以及本工程应达到的标准,使所有作业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工作更有效、有序的进行。
C 岗位培训
对各专业作业技术人员,结合本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其专业,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2质量保证措施
2.2.1外业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A工序检验
全面实行确认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可能搞好,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B 现场检验、监督
建立跟踪检验机制,即在个人和测量小组对质量进行自检和互检基础上,由专业负责人进行质量检查制度,专业质量检查员进行质量专检制度和项目经理进行质量复检制度;建设单位会同监理、质检站随时抽检的质量大检查体制。严格质量否决权,具有足够权威的质量否决权是坚持质量的第一保证。
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定作业,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完整性。
数据的质量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做到当天测绘的数据当天完成内业处理,并由专人进行双备份及管理。
技术负责人和审核人员深入现场指导、检查,对野外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
外业调查过程中,注意行政界线转绘是否合理、准确,外业调绘草图标注是否清晰、表格填写是否齐全正确,图幅接边是否准确。
数据成果的质量实行层层把关,不合格产品不准进入下一工作流程。
2.2.2内业数据采集及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A 对进入内业数据录入的基础资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进入内业处理的资料的质量;
B 严格控制内业数据输入人员的前期录入进度,对经常性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总结,找出普遍性问题,在项目中及时解决;
C 严格检查内业人员的数据处理程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避免数据输入人员为了进度进行大批量拷贝,抄写等问题,如发现,应立即要求输入人员进行重新输入;
D 内业数据输入人员在完成单元工程的输入后应立即进行自我检查,并填写相关的作业表格,如发现因输入造成的问题应立即解决,如果是基础资料造成的问题,应立即向组长和技术质量组反映,经确实后交由外业调查人员进行复查;
E 内业数据小组要在小组负责人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组织下,对每个输入人员的成果进行互查;如发现问题,应如实填写互查报告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保证数据成果的质量;
F 质量控制人员要数据输入软件对数据成果进行规定的审核,并填写审核报告。根据出错信息,确定各个作业小组和输入人员的出错率,组织人员对出错数据进行重新核实,必须查明原因,立即更正。
2.2.3生产安全保障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证测绘安全生产,并设立一名专职安全员,指定五名兼职安全员。
- 强化全体职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感;
- 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增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防范生产事故发生;
-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素质;
- 严格执行测绘安全保密制度;
- 严格执行仪器安全操作和规程;
- 严格执行车辆及司机安全作业标准。
假如发现问题,必需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杜绝类似问题的出现,保障测绘生产的顺利进行。
3保证进度计划控制措施及制度
按项目合同规定的工期进行本项目测量,是我公司应尽的责任,能否按项目合同规定的工期完工,直接关系到我公司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同时,对项目按期完工发挥的效益也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我公司将忠实履行合同条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工程按期完工。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组织具有丰富经验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组成强有力的管理、技术队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尽量采用测绘高新技术。
‚、狠抓分项工程工期,突出重点、难点,确保总工期
从项目准备抓起,做好基础工作,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制定出网络计划及详细的旬、周施工计划,每天有专人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若发现问题,则分析原因及时向监理人汇报,提出修正方案,以确保各分项工程工期的按时完成。
ƒ、调遣精兵强将,强化项目管理
组织精干的项目经理班子,由本单位的管理骨干担任项目经理,由具有测量及GIS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项目负责人,配备约10人的作业队伍,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安全,按期完成测量任务。
④、各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关心工程进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将项目周期的工期进度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力争做到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关心工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抓共管保证工期。
⑤、开展施工竞赛,掀起施工高潮
积极开展测量工作劳动竞赛活动,掀起劳动高潮。
⑥、坚持实行测量进度快报制度,每天报一次各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工作小组的进展情况,以便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⑦、开展工期奖惩制度
各个施工项目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并按日、周、月实际完成工作量和施工计划形象图对应.对满足工作计划的测量小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对不能及时完成测量计划的测量小组,提出警告,及时调整技术人员、技术方案。对影响到整个工期的施工项目,进行处罚。建立完善的工期、质量奖惩制度。
⑧、施工期间开展例会制度
每周定期召开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例会,总结本周工作经验及不足,制定下周工作计划,讨论、研究、解决测量工作中存在的、带普遍性质的技术问题,将制定的工作要点贯彻到测量小组。参加由监理组织的工作例会,汇报本周测量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安排,将业主、监理的指导意见分解、落实、贯彻到各职能部门及各测量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