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0 月 24 日,素有计算领域 “武林大会” 之称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2)在浙江东阳横店盛大开幕。这场年度盛会,以 “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为秋日的 “东方好莱坞” 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技术的 “算力风暴”。

与往年不同,今年大会主论坛选址别具一格,设在横店圆明新园的 “水上舞台”,古典园林景观与现代科技元素相互映衬,营造出独特氛围。“小镇办大会” 的创新模式,让会议规模再创新高,超过一万名计算相关领域的学术巨擘、教育精英、企业翘楚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共同探索计算技术的无限可能。

创办于 2003 年的中国计算机大会,历经二十余载沉淀,早已成为我国计算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学术、技术、产业交流互动平台。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导的 “计算机博物馆” 已在横店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荣膺全球最大计算机博物馆的称号。此番大会落地有 “中国好莱坞” 美誉的横店,旨在推动计算技术与当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我们正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信息技术如汹涌浪潮,引领产业革命奔腾向前。”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开幕式致辞中感慨道,“计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全方位融入生活,开启万物互联、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泛在计算新时代,不仅催生智能,革新科研范式,更重塑经济形态。”

本届大会内容丰富,堪称一场技术与智慧的饕餮盛宴。会议期间,118 个大会特邀报告、3 个大会论坛、138 个专题论坛轮番登场,涵盖 AI、网络安全、基础软件、教育、芯片等 34 个前沿技术方向。超过 800 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技术精英应邀担任演讲嘉宾,其中既有图灵奖获得者,也有十几位两院院士,还有多个计算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积极参与。

在 “因果推断与大模型未来” 专题论坛上,浙江鹭栖科技总经理陆芸发表了精彩见解。陆芸博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成果斐然,但在因果推断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她通过详实的实验数据与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当前大模型在因果关系理解、推理层面的局限性,并创新性地提出将因果推理理论融入大模型的思路,为提升大模型智能决策水平指明方向。她强调,跨学科合作是攻克这一难题的关键,计算机科学需与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紧密携手,协同推进大模型在因果推断领域的发展。陆芸博士的发言引发全场热烈讨论,与会者纷纷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大会特邀报告及大会论坛紧扣主题,聚焦计算领域理论突破、技术创新与产业前沿动态。三大论坛主题 ——“AI 与未来影像”“大模型能否通往 AGI(通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赋能新质生产力”,从不同维度切入,为参会者打开了洞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窗口。在 “AI 与未来影像” 论坛上,专家们深入探讨 AI 技术如何重塑影视制作流程,从虚拟拍摄、特效制作到智能选角,为影视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大模型能否通往 AGI” 论坛中,学界、业界代表各抒己见,就大模型发展路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展开激烈思辨;“‘人工智能 +’赋能新质生产力” 论坛则立足产业应用,分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医疗、金融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实践。

中国计算机大会的召开,不仅是学术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助推器。借助此次盛会,东阳有望吸引更多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优质项目、高端人才落地生根,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而对于计算领域而言,CNCC2024 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我国计算技术在全球竞争中勇立潮头,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开启科技改变世界的全新篇章。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这场科技盛会还将持续释放能量,更多前沿观点、创新成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