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是汽车行业近期的热点话题。远程以醇氢电动驱动创新引领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条路线正在商用车领域展现出全面的优势,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中国汽车论坛期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时表示:“目前醇氢汽车整个市场的推广率大概接近5万台。随着产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品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加注体系完善,现在行业的醇氢推广速度在逐渐加快。我们今年和去年相比,醇氢汽车推广速度同比增长了62.3%。”

 

       醇氢电动适合全场景全工况液态新能源技术路线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已经进入到了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阶段,2024年渗透率快速提升到了17.9%,但是和乘用车的接近50%还相差很远,最大的原因是主流的新能源商用车无法满足所有场景的需求,比如纯电动商用车在长途干线、北方严寒等场景中仍面临续航短、补能难、冬季性能衰减等问题,而氢能则受限于储运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慢,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遇到了瓶颈。

  甲醇常温常压下是液态,可以由二氧化碳加氢大规模制备,在制备过程中消纳二氧化碳,在使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全生命周期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具有零碳属性,是比传统新能源更好储运的液态新能源。

  在甲醇能源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因其绿色低碳,续航长、补能便捷、寒区适应性好等优势,成为新能源商用车最适合全场景、全工况的动力类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依托吉利20多年甲醇技术积累,已经推出了重卡、轻卡、客车、VAN等全系列的醇氢电动商用车,能够覆盖干线物流、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

       醇氢电动更经济的液态新能源技术路线

  醇氢电动汽车购置成本低、运营效率高,可大幅降低物流总成本。2023年12月,300台远程星际醇氢电动城市客车交付天津、大庆,经过冬季高寒工况实际运行检验,整车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表现稳定。经实际运营测算,醇氢电动公交车每公里较纯电动节省0.2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台车可节省18万元。2024年12月,天津、大庆再次批量采购851台醇氢客车,显示出客户对该技术路线的高度认可。

  在工程运输场景中,远程X7M醇氢电动搅拌车相较纯电车型出勤率更高、单车效率更强,以30万方年运输量计算,纯电搅拌车需要21台车,醇氢电动搅拌车仅需 15台即可满足运营需求,相对纯电搅拌车可少采购6台车,且无需承担电力扩容、充电桩建设、场地租赁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单一次性购车和建站成本就可节省开支 400 多万元。

  醇氢电动不仅是道路运输的新能源最优解,在非道路领域醇氢电动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醇氢电动矿机、装载机、挖掘机、发电机组、船舶、农机等非道路机械的燃料成本降低幅度达40%-50%,排放降低至少90%,实现近零排放。并且更适应非道路场景的突加突卸性能,运行效率较传统燃油提升20%,实现高端设备的国产替代。

  在航运领域,远程GS13M船机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内首张M100甲醇单燃料船用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全国首台醇氢电动船舶也已于2025年5月开工建造,预计9月下水。

       零碳甲醇适合国家能源转型液态新能源

  我国能源禀赋是“富煤、少气、贫油”,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起到能源压舱石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中,超过64%来源于火电。甲醇是煤基能源,与当前我国的电力同源,而甲醇是煤炭资源更清洁高效利用的途径。

  甲醇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风光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波动性,而我国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如果把不稳定的风光电源转化为稳定的甲醇液体新能源,可以缓解风光电存储压力,减少弃风弃光浪费,符合我国能源转型和电力升级的方向。甲醇同时也是氢的最佳载体,1方液氢含氢70kg,而1方甲醇含氢148.3kg。零碳甲醇合成的过程也将气态的氢转化为了稳定的液态能源,一举多得。

  我国西部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风光资源储量巨大,但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将西部的风光电、煤炭转化为绿色低碳甲醇,再利用管网运至东部,预测规模化管道运输每升成本可控制在0.1元以内。同时,甲醇加注站点改造费用仅需5-10万元,远远少于建设一个加氢站1200万元、换电站800万元、超充快充站150万元的投资。

       醇氢电动生态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

  基于甲醇液态新能源的产业生态已经成熟。吉利从2005年开始持续研发二十余年打造的醇氢电动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运营的醇氢电动汽车超5万辆,相当于氢燃料汽车的两倍,累计里程超230亿公里,形成核心专利400余件,能快速替代汽柴油实现转型升级。零碳甲醇制备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吉利已经具备了煤制甲醇、耦合风光电制备零碳甲醇的技术。吉利打造的全球首个十万吨级低碳甲醇工厂已在安阳投产,是我国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厂。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就使用了吉利技术制备的零碳甲醇作为燃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零碳主火炬的创举。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醇氢电动汽车推广为核心,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绿色甲醇具备低碳制备路径,兼具绿电消纳、氢能储运等多重优势,是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新型液态能源。

  7月11日,醇氢电动生态联盟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正式成立。此次成立的醇氢电动生态联盟由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博世商用车集团、采埃孚集团、国轩高科、天津滨海公交集团、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工业报、财联社等行业头部企业和上百家产业链企业、媒体、高校、科研机构等发起共同联合倡议,致力于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和宣传推广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