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述德、霍春阳,清华美院艺术公开课,聚焦师传破界,中国文脉传承与齐白石绘画艺术,引发热烈反响
2025年5月10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座B103沙龙空间内座无虚席,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协办的“清华艺术公开课——师承破界:中国画文脉传承与齐白石绘画艺术”成功举办。众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聆听艺术盛宴。
活动伊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娄述德先生简要介绍了齐白石先生的艺术生涯。齐白石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巨匠,其艺术成就影响深远。随后,娄述德先生着重讲述了齐白石与娄师白的师徒缘分。娄师白在跟随齐白石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全面继承了齐白石绘画技法,更传承了齐白石对艺术的创新精神。这段师徒情谊在艺术传承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娄述德先生以其最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绘画艺术》一书内容为脉络,重点谈及齐白石的绘画特点。并通过对历史上著名的大写意画家的分析对比阐明了齐白石对中国大写意画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不愧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一杆旗帜。
娄述德先生指出,齐白石在创作理念方面,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在创作题材方面,深入生活,他的绘画题材广泛,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民俗事物皆能入画,且以质朴的生活视角进行创作。在创作主题方面,用笔墨向世人传递美好,充满正能量。在笔墨色彩方面,开创了红花墨叶一派。
在艺术创新方面,齐白石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当时画坛文人画摹古之风盛行,齐白石却独辟蹊径,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将大众熟悉的题材以独特的笔墨形式呈现。他摒弃了传统文人画的晦涩与疏离,以通俗易懂却又蕴含深刻艺术内涵的作品,贴近大众审美,既保留了中国传统书画的笔墨韵味,又融入了民间艺术的精髓,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完成了“破界”之举。成为中国传统书画领域的一面旗帜。
美术教育家、著名书画家,天津市中国画学会会长霍春阳先生也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见解。两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让现场观众对齐白石绘画艺术及中国画文脉传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次公开课不仅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娄述德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现场听众提问互动